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喻建, 宋江海, 向惠 - 天然气工业, 2004 - cqvip.com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包括两种类型: 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油藏和侏罗系延安组古
地貌油藏. 三角洲生, 储, 盖成油地质格架是形成第一种类型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 …

[HTML][HTML]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研究

张道锋, 刘新社, 高星, 崔子岳, 闫小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 nggs.ac.cn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余探1 井在奥陶系克里摩里组缝洞体储层中获3.46× 10 4 m 3/d
天然气流, 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天然气碳同位素对比分析, 发现属于原生油型气 …

论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系——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屈红军, 李文厚, 梅志超, 陈全红 - 地质论评, 2003 - cqvip.com
虽然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各自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 但由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象
(沉积岩) 是含油气系统研究对象(油气) 的载体, 二者可以由含油气盆地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 …

[PDF][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主要油层组储层特征

谢正温, 谢渊, 王剑, 王生朗, 李春玉, 李令喜, 吕小理 - 2005 - sysydz.net
富县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一个地区, 储层问题是制约该区延长
组油气勘探的关键.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露头, 岩心, 测井及多种微观分析资料对富县地区 …

[PDF][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天然气成藏机理初探

李振宏, 王欣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 nggs.ac.cn
地层剥蚀与油气运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地层剥蚀破坏了先期存在的油气运聚平衡,
导致油气沿着剥蚀量最大, 应力释放最大的方向运移. 从地层剥蚀角度着手, 结合盆地东部白垩纪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胡春桥, 任来义, 贺永红, 万永平, 梁全胜 -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 zgxjpg.com
通过对延长探区勘探历程, 数据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 以油气产量变化和地质理论
发展为主线, 将延长探区勘探历程划分为4 个阶段: 初始勘探阶段(1905—1949 年) …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迁移演化与坳陷西翼油气成藏

李相博, 刘化清, 陈启林, 郭彦如, 完颜容, 魏立花… - 地质科学, 2010 - cqvip.com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研究对象,
以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 主要采用地震剖面" 层拉平" 与" 平衡剖面恢复" 等技术手段 …

鄂尔多斯盆地油坊庄地区长2 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肖玲, 田景春, 魏钦廉, 张春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 cqvip.com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坊庄地区长2 油藏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 构造特征, 有利相带,
储层特征以及保存条件等因素的系统研究, 认为巨厚的烃源岩是油气成藏的基础 …

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变化与启示——过去十余年的亲历与感悟

赵文智, 胡素云, 李建忠, 王红军, 王兆云, 卞丛胜 -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 cped.cn
过去十余年间, 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 满凹含油" 论的提出为标志,
勘探领域已经由以" 二级构造带" 为主转为以富油气凹陷为中心的全盆地勘探; 有机质" 接力成气" …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区的勘探实践与前瞻

席胜利, 刘新社, 孟培龙 - 天然气工业, 2015 - cqvip.com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
在该盆地内已先后发现了靖边, 榆林, 子洲, 乌审旗, 苏里格, 神木等6 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