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土壤有机碳, 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祖元刚, 李冉, 王文杰, 苏冬雪, 王莹, 邱岭 - 生态学报, 2011 - cqvip.com
根据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和内蒙古地区相关历史资料数据, 分析了我国东北表层土壤(0—50 cm)
土壤相关理化性质与有机碳, 无机碳的相关性, 得到如下结论: 土壤全氮, 碱解氮, 全磷, 速效磷 …

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甜甜, 季宏兵, 孙媛媛, 罗建美, 江用彬… - … 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 cqvip.com
土壤有机碳储量, 分布及其转化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
估算方法以及影响有机碳贮量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PDF][PDF]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金峰, 杨浩, 赵其国 - 土壤, 2000 - soils.issas.ac.cn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Page 1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金峰杨浩
赵其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要本文论述了碳循环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阐明 …

土壤有机碳储量, 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苏永中,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2 - desert.ac.cn
土壤有机碳储量, 分布及其转化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国内外土壤有机碳贮量
研究的意义, 主要方法和结论, 以及影响有机碳贮量的因素, 包括温度和降雨等自然因素 …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代静玉, 周运超, 张平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 cqvip.com
在整理和统计国内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的文献资料基础上, 着重讨论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
分布, 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及最近时期有机碳的固定趋势, 分析我国不同土壤有机碳的 …

滇黔桂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勇, 史学正, 于东升, 王洪杰, 孙维侠, 赵永存 - 土壤学报, 2009 - cqvip.com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 揭示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的
主要因素, 对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 减少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 增加土壤碳存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莫彬, 曹建华, 徐祥明, 申宏岗, 杨慧, 李小方 - 生态环境, 2006 - cqvip.com
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内三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林地, 草地和耕地) 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土壤溶解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 的月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 …

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奚小环, 杨忠芳, 崔玉军, 孙淑梅, 于成广, 李敏 - 地学前缘, 2010 - cqvip.com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 采用“单位土壤碳量” 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
显示东北平原(约23 万km^ 2) 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 表层(0~ 0.2 m) 土壤有机碳为768.07 Mt …

[PDF][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影响研究

房飞, 唐海萍, 李滨勇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 jeesci.com
测定了5 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人工草地, 围封样地, 一年耕地, 弃耕地, 自由放牧样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易氧化态碳和轻组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 比较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典型 …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仕吉, 项文化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 cqvip.com
在土壤有机碳库中,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物理, 化学等干扰因素响应最为敏感,
在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引起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最主要原因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