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定罪论体系的建构——以免罪事由为主线的展开

欧锦雄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法治论丛, 2014 - cqvip.com
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中均存在着免罪事由, 而我国现有的刑法理论通说并没有专门的理论对其
进行科学的深入阐说. 免罪事由与犯罪构成的关系并非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 …

我国无罪判决模式之反思——以《 刑事诉讼法》 第195 条第3 项为重点的分析

闵春雷, 鲍文强 - 法学, 2018 - cqvip.com
我国现行《 刑事诉讼法》 第195 条将无罪判决区分为" 确定无罪" 与" 证据不足无罪" 两种类型.
在司法实践中, 无罪判决多援引第195 条第3 项作出, 出现了对" 疑罪" 扩大理解和不当适用的 …

论无罪过事件的体系性地位

陈兴良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 - cqvip.com
论无罪过事件的体系性地位-[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学者空间 | 学术机构 您的 …

罪过形式的确定——刑法第15 条第2 款“法律有规定” 的含义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6 - cqvip.com
确定具体犯罪的罪过形式时, 不能以“事实上能否出于过失” 的归纳取代“法律有无规定” 的判断,
而应当充分考虑并贯彻刑法第15 条第2 款“过失犯罪,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的规定 …

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无罪推定

陈华杰 - 中国审判, 2008 - cqvip.com
我国《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 证据不足,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应当作出证据不足 …

论新刑法典中若干新罪名罪过性质的认定

侯国云 - 法学家, 1998 - cqvip.com
< 正> 修订后的新刑法典增加了许多新的犯罪, 这些新增加的犯罪, 有的明确了罪过性质,
有的没有明确罪过性质. 对于没有明确罪过性质的犯罪, 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常常得出不同的 …

“犯前款罪” 立法与引证罪状理论的冲突与协调——以立法技术为视角

楼伯坤 - 法治研究, 2011 - cqvip.com
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相关条款来说明或确定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特征.
犯前款罪是引证罪状的主要形式. 但我国“犯前款罪” 的立法规定及表达技术并不能达到说明或者 …

[引用][C] 司法解释中的出罪规范: 类型, 依据与完善方向

刘科 - 中国法学, 2021

[引用][C] 中国刑法出罪问题研究

徐爱梅 - 2005 - 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引用][C] 罪刑法定原则与法律解释方法

张明楷 - 华东刑事司法评论,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