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之理: 法理学的中国向度

李拥军, 侯明明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 cqvip.com
" 法理中国" 的实现有赖于中国法理学主体性的构建, 而这种主体性构建取决于其如何面向中国的
场域来寻求法之理. 因为法之理在法外, 所以自主性中国法理学更多地是由生长于中国场域的" …

法学的“中国化” 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

钱锦宇 - 山东社会科学, 2006 - cqvip.com
法学的“中国化”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学者 …

认真对待权力——法治视野下法律与权力关系的反思

范进学, 夏泽祥 - 浙江社会科学, 2004 - cqvip.com
自由主义者认为, 法治的精髓是以法律制约权力, 法治意味着" 法律至上", 这一判断的逻辑前提是
片面的, 理论根据也具有浓厚的主观理想化色彩. 事实上, 法律与权力的关系是双向的 …

回归法理学理想的精神家园——读周永坤著《 论自由的法律》

高军 -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中国法学是近代以降西学东渐的产物, 经晚清沈家本, 伍庭芳及民国时期东吴, 朝阳诸法律先贤
筚路蓝缕, 始初呈一派蔚然之气象, 然终因历史变革之缘故而学脉中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

20 年来法治之法的价值, 制度与谱系生长

陈卯轩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 cqvip.com
20 年来法治之法在中国法学中的生长有三个维度. 一是价值层面, 由于权利视角的引入,
导致了向" 权利本位" 的转向, 在法学中完成了权利启蒙; 二是在制度层面,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 …

法律实证主义与法哲学的安乐死

刘日明 -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 cqvip.com
法律实证主义有其自身的悖论. 它批判了自然法传统中法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
以自己的方式拒斥了传统的法的形而上学, 并促使了法律的客观化和精确化. 但是 …

中国法学之自主性寻求——评《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于晓艺 - 社会科学论坛, 2006 - cqvip.com
中国法学之自主性寻求——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 …

法治需要给法重下定义

李乾宝 - 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 cqvip.com
法治需要给法重下定义-[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学者空间 | 学术机构 您的位置 …

[PDF][PDF] 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之概念体系的建构

冯果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 wujhss.whu.edu.cn
摘要法学概念体系是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石. 构建中国自主法学概念体系应遵循坚持
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两个结合”,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等原则, 尊重法学概念体系生成 …

[引用][C]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 法的自主性

陈金钊 - 浙江社会科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