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王春艳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 cqvip.com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王春艳
中国农业气象, 2011cqvip.com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 对指导农田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1961-2009 年四川地区5 个盆地站点和5 个高原站点的逐日气候资料, 采用FAO
推荐的Penman-Monteith 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分析了当地ET0 的日值, 月值,
季值和年值的变化特征, 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 对影响ET0 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1) 四川盆地与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日均值, 月均值呈单峰或双峰型曲线变化,
有明显的季节特点, 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最大值出现在夏季.(2) 盆地地区各站点的年ET0 …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对指导农田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1961-2009年四川地区5个盆地站点和5个高原站点的逐日气候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了当地ET0的日值,月值,季值和年值的变化特征,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与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日均值,月均值呈单峰或双峰型曲线变化,有明显的季节特点,最小值出现在冬季,最大值出现在夏季.(2)盆地地区各站点的年ET0呈波动递减趋势,且下降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高原地区木里,松潘两站点的ET0呈上升趋势,其他站点呈减少的趋势.(3)四川地区的年,季参考作物蒸散量与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压等要素关系密切,但近50a来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是导致盆地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风速的变化是导致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qvip.com
以上显示的是最相近的搜索结果。 查看全部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