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HTML]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之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研究进展

方精云, 于贵瑞, 任小波, 刘国华, 赵新全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 old2022.bulletin.cas.cn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被认为是最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CO 2 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

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高扬, 何念鹏, 汪亚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 jnr.ac.cn
生态系统固碳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全球系统变化过程的研究热点. 论文结合生态系统固碳和
碳汇概念, 探讨生态系统自然固碳, 人为工程固碳措施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分析生态系统固 …

[PDF][PDF] 我国开展生物固碳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

黄永梅, 龚吉蕊, 张新时[1 - 中国科学基金, 2008 - nsfc.gov.cn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 全球变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生物固碳作为一种目前最安全有效经济
的固碳减排方式, 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成为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

[PDF][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通量研究进展

李国栋, 张俊华, 陈聪, 田海峰, 赵丽萍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 jeesci.com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和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各国政府,
社会公众以及科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 …

[PDF][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增汇对策

陈泮勤, 王效科, 王礼茂 - 2008 - ecsponline.com
本书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成果之一.
书中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增汇技术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 …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杨元合, 石岳, 孙文娟, 常锦峰, 朱剑霄, 陈蕾伊, 王欣… - 2022 - ir.lzu.edu.cn
摘要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 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 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
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 目标的有效途径. 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 …

湿地固碳功能与潜力

宋洪涛, 崔丽娟, 栾军伟, 李胜男, 马琼芳 - 世界林业研究, 2011 - cqvip.com
湿地碳存储过程是湿地源, 汇功能转换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关键所在. 结合国内外湿地固碳功能和潜力的研究成果, 文中分别对湿地固碳的生态机理 …

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研究进展

段晓男, 王效科, 尹弢, 陈琳 - 生态环境, 2006 - cqvip.com
固碳是湿地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 文章通过对各种类型湿地的固碳量及其潜力进行分析
, 发现湿地的固碳潜力要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 维持和恢复湿地的同碳潜力对全球碳循环 …

[PDF][PDF]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于贵瑞, 方华军, 伏玉玲, 王秋凤 - 生态学报, 2011 - sourcedb.igsnrr.cas.cn
地球系统的碳库和碳循环过程变化是影响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 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及其
循环过程机制研究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成因分析, 变化趋势预测, 减缓和适应对策分析领域的 …

[引用][C]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概念框架及其定量认证科学基础

于贵瑞, 王秋凤, 刘迎春, 刘颖慧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