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封育对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植被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

李媛媛, 董世魁, 李小艳, 温璐 - 草地学报, 2012 - cqvip.com
在黄河源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选取4 个不同退化程度的天然草地,
以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草地作比较,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围栏内外的群落结构特征和 …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演替动态研究

T BAOYIN, M LIU, XL LI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 plant-ecology.com
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草原站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
草原浅耕翻后群落演替规律. 通过对18 年数据的分析, 结果表明: 由于过度放牧而退化的羊草 …

石林风景区不同石漠化人工修复方式对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及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李坤, 邢小艺, 李逸伦, 李晓鹏, 李如辰, 范舒欣, 董丽 - 生态学报, 2020 - cqvip.com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最严重的障碍, 植被恢复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 近50
年来, 我国开展了大量石漠化植被恢复的实践与研究, 包括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 但是 …

太行山片麻岩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效益分析

徐学华, 张金柱, 张慧, 郭素萍, 许玉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 cqvip.com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反映了植被的恢复
程度, 通过群落调查, 研究了太行山片麻岩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含 …

山区小流域生态修复研究

余新晓, 牛健植, 徐军亮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 cqvip.com
系统研究分析密云县潮关西沟封育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修复效果. 研究表明: 经过近20 年的封育,
林分的郁闭度提高了近0.2, 林场的林木覆盖率从7.2% 提高到93.8%, 生物多样性, 林木生物量 …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构建的生态对策和途径

张明如, 翟明普, 王学勇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 cqvip.com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植被恢复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 并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的
生态对策和途径. 基于该地区现代生境和植被退化的基本特征, 总结植被恢复与构建的6 …

退化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在人为干扰梯度上的响应

包维楷, 陈庆恒, 刘照光 - 云南植物研究, 2000 - cqvip.com
在岷江上游大沟流域, 沿着人为干扰梯度, 调查了退化榛栎群落的结构及其物种组成变化.
结果表明:(1) 除密度外, 群落木本层的结构特性(密度, 高度, 生物量, 基径面积和物种多样性) …

煤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风化矸石山植被生长及土壤水文效应

张光灿, 刘霞, 王燕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 cqvip.com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试验观测, 对煤矿区矸石山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
土壤水文生态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煤矸石山植物群落经过9 …

不同年限封育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地上植被的影响

赵凌平, 白欣, 谭世图, 樊文娜, 王占彬, 王清义 - 草业科学, 2018 - cqvip.com
为了揭示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动态变化规律, 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不同年限封育(0, 5, 15, 23 和32 年) …

Ecological proces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Caragana mirophylla sand-fixing area

C Cao, D Jiang, Y Luo, Z Kou - Ying Yong Sheng tai xue bao= The …, 2000 - europepmc.or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vegetation after mobile sandy dunes being
fixed by adopting straw check combining with seeding Caragana microphylla were studi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