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上)--从现代化法律的继受中反思“中国特色”

王冠玺 - 比较法研究, 2009 - cqvip.com
当我们向境外的学者介绍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议题的重要性时, 可能会被询及一个问题,
就是中国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成果, 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 …

[引用][C] 当代中国法学的转型与发展

胡世凯 - 理论与现代化, 2002 - cqvip.com
价. 市场动态行为, 风险控制, 公司理财等同国际主流金融研究接轨的内容. 半个世纪以来,
有三个概念, 即不确定性, 无套利均衡和信息不对称, 被引人现代金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引用][C] 谁之“法学”? 何种“理想图景”?——再读邓正来新版《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姚选民 - 社会科学论坛, 2012 - cqvip.com
谁之“法学”?何种“理想图景”?——再读邓正来新版《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
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中国法学研究人员向何处去——读邓正来长篇论文《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钱大军 - 社会科学论坛, 2006 - cqvip.com
中国法学研究人员向何处去——读邓正来长篇论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
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法学研究的社会科学转型

陈瑞华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 - cqvip.com
中国主流的法学研究方法过于推崇西方法学的具体理论, 将其作为分析和解决中国法律问题的
理论前提. 这导致法学研究的殖民地化, 法学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丧失, 也使得法学研究无法对转型 …

面临机遇与选择的中国法理学

舒国滢 - 法学, 1995 - cqvip.com
< 正> 面临世纪之交, 法学界的同仁似乎在作“世纪之末的反思”. 怀着同样的心情,
本人也一直在思考这样三个问题:(a) 如何定位中国法理学发展之现状?(b) …

法律方法与法学中国化

范春莹 -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 cqvip.com
自2005 年邓正来在《 政法论坛》 上撰文《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以来, 有关对邓文的回应以及“法学
中国化” 的讨论便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邓文所引发的讨论之所以如此热烈 …

[引用][C] 唤起中国法学的觉醒——评邓正来《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林肖依 - 法制博览, 2015 - cqvip.com
对于邓正来教授的《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可以说褒贬兼具, 然而邓教授对中国法学的批判以及
提出"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这一问题并非为批判和提问而论证, 实则是为引起中国法学的重新审视 …

[引用][C] 反思与展望:“21 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使命” 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宏宇 - 金陵法律评论, 2009 - cqvip.com
2009 年6 月16 日,“21 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使命” 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学院莫愁校区召开,
本次会议由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举办, 是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法学理论” 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的 …

[引用][C] 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上)

王冠玺 - 比较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