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向运移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特征的差异性

姜振海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 - cqvip.com
为了研究断裂在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聚集与分布的作用, 通过不同方向运移油气聚集与对
油气运聚所起不同作用断裂之间关系分析, 对不同方向运移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特征的差异性 …

断裂输导-封闭转换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的应用.

王羽君 - 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 2023 - search.ebscohost.com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输导断裂附近的油气分布规律, 在断裂输导-封闭转换机制及部位分布研究
的基础上, 通过活动期断裂有利与不利输导部位和确定停止活动后断裂封闭与不封闭部位 …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识别——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刘华, 蒋有录, 陈涛, 龚永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 cqvip.com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从油气地化特征, 流体性质, 油气显示,
原油物性等方面入手, 总结了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的判识方法, 明确了有效输导体系的 …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模式与成藏主控因素定量评价

杨海风, 徐长贵, 牛成民, 钱赓, 李正宇, 高雁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 cqvip.com
长期以来油气成藏定量研究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难点. 文章基于三维地震, 测井以及录井等资料,
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 富集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 断块区输导体系特征与成藏规律

刘华, 任景伦, 蒋有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 cqvip.com
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 区块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藏成藏规律的关系表明,
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 油气的富集不单独受控于砂体和断层的 …

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王浩然, 付广, 宿碧霖, 孙同文, 汤文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 cqvip.com
基于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模式及特征, 结合三维地震资料, 测井和录井资料, 分别利用油气成藏期
断层活动速率与断面油气势能相结合, 砂地比与砂体顶面流体势能相结合的理论 …

油气跨断层侧向运移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史各庄鼻状构造带为例

王超, 吕延防, 王权, 付广, 王有功, 孙永河, 霍志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 cqvip.com
为定量研究油气跨断层侧向运移的可能性及发生部位, 利用双井Knipe 图解法识别反向断层和顺
向断层上, 下盘地层砂-砂并置部位及并置模式, 结合试油区域断层侧向封闭油气下限法, 建立1 …

油源断裂向下输导油气时期厘定方法及其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应用.

杨茗卉 - 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 2022 - search.ebscohost.com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上生下储式油源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 在油源断裂向下输导油气机制及
时期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断裂生长指数或地层剖面伸展率或活动速率, 确定油源断裂活动时期; …

[PDF][PDF]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作用面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为例

王永诗, 郝雪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 - yqdzycsl.cnjournals.com
在含油气盆地不同级别, 不同类型, 不同作用形式的界面中, 石油地质研究中关注最多的是与含烃
流体生, 排, 运, 聚有关的不同新生流体的作用界面. 在对断陷盆地生排烃, 超压, 次生孔隙发育 …

断裂密集带样式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杨大城子油层为例

梅啸寒, 吴欣松, 赵家宏, 张琴, 刘景彦, 王茜 - 断块油气田, 2020 - cqvip.com
杨大城子油层现已成为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 杨大城子油层油藏围绕T2
断裂密集带分布, 关于断裂密集带如何控制油气运移, 什么样式的断裂密集带有利于油气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