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 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 cqvip.com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 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 从1984 年到2004 年,
中国累计的探明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 其中, 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 …

1984-2004 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

张抗 - 当代石油石化, 2006 - cqvip.com
对1984—2004 年我国石油储量变化及其大区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 东部老区已处在稳产阶段
后期, 但其剩余可采储量的下降大体为西北和海域的增加所弥补; 海域内渤海剩余可采储量的 …

1980 年以来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变化分析

张抗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 cped.cn
近20 余年来全国剩余可采储量的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 1987 年前呈升势. 1988~ 1994
年总体呈降势, 1995~ 2000 年再度增加. 2000 年相当上次峰值(1997 年) 的103.36%. 但1997 …

中国石油资源前景与未来10 年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沈平平, 赵文智, 窦立荣 - 石油学报, 2000 - syxb-cps.com.cn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尚未探明的石油资源中有经济性, 可持续勘探的资源比例较大 …

中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分析

郭元岭, 宗国洪, 赵乐强, 高磊, 石红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 cped.cn
针对我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基本特点,“七五” 以来储量增长趋势, 不同类型盆地的储量增长规律
分析发现, 资源基础决定了储量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 不同的盆地类型形成了储量增长的不同 …

21 世纪初中国原油储量, 产量构成变化分析及启示

张抗, 张立勤 -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 cped.cn
为了深入认识中国的石油生产形势, 需要对其储量—产量系统的各构成单元及其变化进行分析,
其着重点应是有效经济可采储量及其剩余储量, 产量, 特别是要关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大盆地大 …

[PDF][PDF] 中外近期油气储采比变化态势及其意义

张?抗卢泉杰 -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 cped.cn
储产比是年底剩余可采储量与该年产量的比值, 该值常被误解为现有油气还能采多少年,
从而得出其即将枯竭的错误推论. 构成储产比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 …

世界油气资源储产量动态

丁锋 -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0 - cqvip.com
世界油气资源储产量动态-[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学者空间 | 学术机构 您的 …

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历史, 现状与未来

杨磊, 刘池洋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 zgxjpg.com
石油工业的发展变化是当代影响国际经济, 政治, 同时又受国际经济, 政治影响的敏感因素.
石油产量是世界和各国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同时也明显受国际和主要产油国经济 …

中国及各油区油气储产比分析和对发展战略的启示

张抗 -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 cped.cn
储产比是当年剩余储量与产量的比值, 他的变化是油气生产形势的反映. 对21
世纪以来全国和各大产区石油和天然气储产比研究基础上, 分析了油气发展态势. 认为经过约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