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岳东霞, 李自珍,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 cqvip.com
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 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
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 …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赵先贵, 肖玲, 兰叶霞, 王书转,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 cqvip.com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 2002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 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 …

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翁伯琦, 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 cqvip.com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 计算分析了福建省1999—2003 年5 年间的生态足迹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
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 年的1.428 hm^ 2 上升至2003 年的1.658 hm^ 2 …

甘肃省1998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 cqvip.com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试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M.
Wackernagel 等1996 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 …

[PDF][PDF]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吴隆杰 - 2005 - zgnydxxb.cnjournals.com
摘要为定量评估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 本研究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生态足迹指数. 生态足迹指数是指一定区域的 …

新疆近10 年生态足迹及其分析

徐长春, 熊黑钢, 秦珊, 李新萍 - 新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 cqvip.com
生态足迹法是-种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 从而来确定区域的发展是否仍处于生态承载
力范围之内的新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 本文通过概念和模型的引入, 利用全区近10 …

[PDF][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张恒义, 刘卫东, 林育欣, 单娜娜, 王世忠 - 生态学报, 2009 - core.ac.uk
在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模型基础上, 建立了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 采用2005
年浙江省平均土地单位产量核算了浙江省各地的生态足迹, 并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法的结果 …

中国1999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 cqvip.com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 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
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新近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 …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曹新向, 梁留科, 丁圣彦 - 自然杂志, 2003 - cqvip.com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 和他的博士生Wackernagel 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于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 …

甘肃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郑晖, 石培基, 何娟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 cqvip.com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甘肃省1996-2009 年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并通过灰色GM (1.1) 预测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