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中的主体迷失现象评析

喻中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 cqvip.com
在当代中国, 在法学研究日渐繁荣的背后, 主体迷失的现象也开始凸显. 西方人,
古代人经常取代当代中国人应当占据的主体地位, 充当了法学研究中的主体 …

中国法学之自主性寻求——评《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于晓艺 - 社会科学论坛, 2006 - cqvip.com
中国法学之自主性寻求——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 …

法学的“中国化” 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

钱锦宇 - 山东社会科学, 2006 - cqvip.com
法学的“中国化”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学者 …

走出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误区——关于反对“本质主义” 与邓正来先生商榷

费小兵, 文正邦 - 学术界, 2010 - cqvip.com
邓正来先生认为中国法学(及其学派思潮) 发展应反对“本质主义”. 我们并不完全赞同,
而认为存在阻碍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思维误区: 以“本质主义” 为名的窒息创造 …

从中国法学的主体性诉求看西方法学的中国化

葛洪涛, 刘春萌 - 山东社会科学, 2006 - cqvip.com
关于西方法学的中国化, 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既指一种过程, 亦指一种完成后的结果.
既可以在广义上来领会, 也可以在狭义上来解说. 在广义上, 我们可以借鉴哲学界关于哲学中国化 …

现代性与中国法学的迷思——一个思想史视角的思考

袁贺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 cqvip.com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法学研究呈现出相当的理论自觉的趋势, 邓正来归纳出其中的主要趋势是
权利本位主义, 法条主义, 法治的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 邓正来仔细分析了这些理论趋势的 …

走向一种“希望” 的法哲学——试评邓正来先生的《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伴伟江 - 现代法学, 2007 - cqvip.com
“理想图景”,“主体性”,“中国现实” 这三个词, 应该是理解邓正来先生的鸿篇巨制《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的三个最关键的概念. 本文力图通过对这三个关键词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之 …

关于法律解释“法律整体论” 与“超越论” 的思辨——兼析中国法官法律适用中的角色定位

邓剑光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 cqvip.com
法律解释究竟为重构性的“整体论”, 还是实用性的“超越论”? 其实, 无论是整体论还是超越论都是
对法律的重构, 都是实质上的超越. 所不同的是, 整体论是附有理想主义的超越 …

中国法理学如何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杨国庆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 cqvip.com
20 世纪30—40 年代, 法学家蔡枢衡揭示了中国法学不关注社会现实的问题,
并提出亍自己创造的法理学自觉发展之路. 蔡枢衡的努力为中国法理学设定了直接勾连在一起的 …

“何处去?”——再论邓正来《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吴冠军 - 现代法学, 2006 - cqvip.com
这段时间以来, 我曾多次被朋友告知, 邓正来的《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一书,
在国内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对此我并不意外. 去年我曾写作了一篇长文——《“狼口” 中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