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马祥华,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 cqvip.com
为给黄土高原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为例,
用系统聚类和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进行划分 …

黄土丘陵区生态退耕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谷长磊, 刘琳, 邱扬, 王军, 栗妍, 魏玮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 cqvip.com
为研究何种生态退耕对黄土丘陵地区植被恢复较好, 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为研究
区, 采用传统植物群落调查法从退耕方式和退耕年限两个方面探讨生态退耕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 …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吴旗县为例

温仲明, 焦峰, 卜耀军, 焦菊英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 cqvip.com
以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吴旗县为例, 通过对退耕或封禁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的
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空间立地条件下, 植被的演替变化规律不同 …

[PDF][PDF] 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牛星, 蒙仲举, 高永, 蓝登明 - 2011 - stbctb.cnjournals.com
露天煤矿排土场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 植被恢复是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最常用,
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关于排土场自然恢复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 对于指导排土场的生态恢复建设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

杨光, 丁国栋, 孙保平, 赵廷宁, 贺康宁, 赫登耀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 cqvip.com
在对吴旗县乔木林, 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对其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
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 通过退耕还林, 封山禁牧 …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抗冲性形成过程── Ⅰ. 草地植被恢复生物量特征

刘国彬, 梁一民 -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 cqvip.com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抗冲性形成过程──Ⅰ.草地植被恢复生物量特征-[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
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黄土丘陵区典型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武春华, 陈云明, 王国梁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 cqvip.com
研究了安塞县黄土丘陵区4 种典型群落分布,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所选群落的盖度和地上, 地下生物量随退耕年限增加而明显增加, 土壤水分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

杨光, 孙保平, 赵廷宁, 丁国栋, 赫登耀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 cqvip.com
本文在对吴旗县及对比县乔木林, 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对昊旗县植被恢复效益
通过植被覆盖度,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 …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郑佳丽, 高国雄, 王荣秀, 孙永红, 张伟, 周心澄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 cqvip.com
对大通县北川河流域内不同植物群落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根据立地条件, 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
因素, 选取代表性地段, 设置了24 个标准地, 应用丰富度指数, Gleason 指数, Simpon 指数 …

[PDF][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董三孝 - 2004 - stbctb.cnjournals.com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途径. 以永久性天然草地和三龄沙打旺人工草地为
对照, 在对黄土丘陵区坡地退耕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群落演替, 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长及其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