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集中式悬浮绕组结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丁强, 邓智泉, 王晓琳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 cqvip.com
在一台12 槽8 极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上研究了集中式悬浮绕组结构对电机悬浮性能的影响,
研究并提出能够提高悬浮性能的绕组结构及优化方法. 首先, 分析两相和三相传统集中式绕组径 …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分析

朱熀秋, 张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 cqvip.com
无轴承永磁电机径向悬浮力与电机绕组结构, 永磁体厚度及悬浮力绕组中电流等存在着复杂关系
, 研究这些关系对电机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文在介绍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 …

交替极无轴承永磁电机的悬浮力脉动分析

廖启新, 邓智泉, 王晓琳, 仇志坚, 刘艳君, 黄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 cqvip.com
Cosequent-Pole 无轴承永磁电机的悬浮力与转子转角本质上是无关的, 其控制系统因此得以
简化, 但考虑到谐波因素时, 其引起的悬浮力脉动对于系统的悬浮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 …

无轴承薄片电机磁体形状优化设计及系统实现

廖启新, 邓智泉, 王晓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 cqvip.com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引起了工业界的关注. 这种电机集电机与磁轴承于一体,
并利用被动磁悬浮与主动磁悬浮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结构, 降低了成本. 因其独特的结构 …

[引用][C] 交替极无轴承永磁电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黄燕 - 2008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交替极无轴承永磁电机结合了磁轴承与无轴承电机的优点, 其悬浮控制不再需要事先获得转子的
旋转位置角, 从而能有效地减小传统无轴承永磁电机转矩与悬浮性能之间的耦合效应 …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绕组嵌放对磁势的影响

罗玲, 刘卫国, 窦满峰, 马瑞卿, 解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 cqvip.com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采用多重电枢绕组技术以提高可靠性.
采用隔槽嵌放的双绕组电机系统成本高, 结构复杂. 该文给出双绕组的一种同槽嵌放方式 …

磁悬浮无轴承电机悬浮力绕组励磁及控制方式分析

王宝国, 王凤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 cqvip.com
该文对磁悬浮无轴承电机悬浮力绕组的励磁及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 从磁悬浮无轴承电机的运行
原理出发, 通过将1 台该种电机等效成具有不同极数的2 台电机, 研究电机内磁场和转子的相对 …

一种新型的磁悬浮开关磁阻发电机

周云红, 孙玉坤, 嵇小辅, 黄永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 cqvip.com
为了减弱传统磁悬浮开关磁阻发电机内悬浮力绕组与发电绕组之间存在的强耦合问题,
并改善悬浮力性能,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悬浮开关磁阻发电机. 结合电机结构说明了运行机理 …

交替极无轴承电机的转矩与悬浮特性

黄燕, 王晓琳, 仇志坚, 邓智泉 -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0 - cqvip.com
通过建立电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方法, 对交替极无轴承永磁电机的转矩特性和悬浮机理做了深入
的分析和验证, 指出转矩和悬浮力分别正比于转矩电流和悬浮电流, 悬浮力与转子旋转角位置 …

3 对极无轴承交替极薄片电机的理论与实现

廖启新, 王晓琳, 邓智泉, 仇志坚, 黄燕, 解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 cqvip.com
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因其悬浮与旋转本质上完全解耦, 其控制系统得以极大简化,
但其前提条件是电机极对数必须≥ 4. 极对数过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特别是在高速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