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法理学的多维面向--以2007 年发表的部分成果为分析对象

徐显明, 齐延平 - 中国法学, 2008 - cqvip.com
中国法理学要完善其中国性, 问题性, 实践性的品质, 在研究思路上要坚持全球视野,
中国意识和人本关怀的三维面向; 在研究主题上要坚持主流集中与多元分支的原则; …

中国法理学的时代转型与精神进路

徐显明 - 中国法学, 2008 - cqvip.com
法理学的使命在于为一个时代的法律生活建构一个深广的, 一元化的理念世界, 以之统摄,
承载法律的有序运动. 能够支撑一个时代法律生活的法理一定是与该时代的精神相契合的 …

晚清“新法家” 的“新法治主义”

程燎原 - 中国法学, 2008 - cqvip.com
在晚清的特定时势与学术背景之下, 出现了章太炎, 梁启超, 沈家本等“新法家”,
他们反对传统上对法家的不合理批评与抨击, 大力为法家平反正名, 称赞法家的历史功绩 …

[引用][C]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现代化:'93 中国法律史国际硏讨会论文集

朱勇 - 1996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华法系并非“以刑为主”

艾永明 - 中国法学, 2004 - cqvip.com
传统观点认为:“以刑为主” 是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种观点只注重历代“律” 典的分析研究;
只注重中国古代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的比较; 没有重视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 …

[引用][C] 与时俱进的中国法学

罗豪才, 孙琬锺 - 2001 - 中国法制出版社

论新中国法和法学的起步——以“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 与“司法改革运动” 为线索

何勤华 - 中国法学, 2009 - cqvip.com
新中国建立前后出现的“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 与“司法改革运动” 两大历史事件,
对当时中国法和法学的起步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庆祝新中国延生60 周年之际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续)——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 的批判

邓正来 - 政法论坛, 2005 - cqvip.com
1978 至2004 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
能为评价, 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时代的论纲

邓正来 - 政法论坛, 2005 - cqvip.com
1978 年至2004 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 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 …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续)

李贵连 - 中外法学, 1997 - cqvip.com
< 正> 19 世纪末期胎动中的近代法学, 终因西太后发动政变而胎死腹中. 中国近代法学尚未诞生,
就蒙上了一层专制权力的浓重阴影, 20 世纪的中国法学深深地打上了这一烙印.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