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邹才能, 陶士振, 袁选俊, 朱如凯, 侯连华, 王岚… - 石油学报, 2009 - cqvip.com
随着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 岩性油气藏勘探从有明显圈闭型的油气藏, 进入大规模连片储集
体系的连续型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从东部盆底基岩潜山油气藏, 进入中西部大型不整合面控制的 …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蒲秀刚, 吴永平, 周建生, 杨池银, 廖前进, 周立宏… - 石油学报, 2007 - cqvip.com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大港探区) 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广, 类型多.
形成规模储量的主要为储集层上倾尖灭和构造一岩性复合地层两大类油气藏 …

“连续型” 油气藏及其在全球的重要性: 成藏, 分布与评价

邹才能, 陶士振, 袁选俊, 朱如凯, 董大忠, 李伟, 王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 cqvip.com
分析国内外各种油气藏勘探和研究现状, 基于油气分布共性本质特征的认识, 阐述“连续型”
非常规圈闭油气藏内涵与成藏特征.“连续型” 油气藏指在大范围非常规储集体系中油气连续分布 …

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低渗透-致密砂岩大油田成藏模式

赵靖舟, 白玉彬, 曹青, 耳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 ogg.pepris.com
文中将致密油藏定义为储层致密, 只有经过大型压裂改造等特殊措施才可以获得经济产量的烃源
岩外油藏, 其绝对渗透率约小于2× 10-3 μm 2, 孔隙度约小于12%. 以往普遍认为 …

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刘震, 赵政璋, 赵阳, 赵贤正, 肖伟 - 石油学报, 2006 - cqvip.com
根据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形成过程及分布特征, 与构造油气藏相比,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
更具有优势, 主要表现在6 个方面: ① 岩性圈闭形成较早, 形成期次比较多 …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 特征

刘震, 赵阳, 杜金虎, 肖伟, 金博, 许晓明, 梁全胜… - 地质科学, 2006 - cqvip.com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多项宏观地质因素和微观地质
因素), 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解释, 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特征. 岩性油气藏形成并分布在 …

断陷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分布特征

易士威 - 石油学报, 2005 - cqvip.com
近几年对二连盆地, 冀中坳陷岩性及地层油藏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 与构造油藏相比,
由于圈闭形成机制的不同和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 岩性, 地层油藏主要沿" 湖泛面, 不整合面 …

岩性圈闭与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

杨占龙, 陈启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 nggs.ac.cn
与构造圈闭相比, 岩性圈闭边界条件复杂, 形态不规则, 赋存状态隐蔽, 成藏条件复杂,
油气运聚机理多样, 给油气藏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岩性圈闭本身形成地质背景的特殊性 …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刘震, 陈艳鹏, 赵阳, 郝奇, 许晓明, 常迈 - 岩性油气藏, 2007 - yxyqc.net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 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相生油”,“源控论”
为代表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 从最初的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的隐蔽油气藏勘探 …

陆相断陷盆地地层油藏勘探现状与研究方向——以济阳坳陷为例

隋风贵, 王学军, 卓勤功, 赵乐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 cqvip.com
陆相断陷盆地多期成盆, 凹凸相间和多元成烃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地层油藏在其中广泛发育的可能
性. 济阳坳陷作为陆相断陷盆地的典型代表, 地层油藏的勘探经历了偶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