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

刘孝富, 舒俭民, 张林波 - 生态学报, 2010 - cqvip.com
将城市土地景观动态模拟为生态保护用地和城镇用地扩张两个过程, 建立了以两个过程最小累积
阻力差值为基础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可用公式MCR 差值= MCR 生态保护用地扩张 …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潜力—限制性分析——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

宗跃光, 王蓉, 汪成刚, 王红扬, 张雷 - 地理研究, 2007 - cqvip.com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研究的特色是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在归纳GIS 方法应用的基础上, 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单纯 …

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周建飞, 曾光明, 黄国和, 李忠武, 焦胜, 唐琳 - 生态学报, 2007 - cqvip.com
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采用定性和单因素方法而产生的主观, 片面和精度低等缺点,
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并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和灰色系统关联度的土地生态 …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欧阳志云, 王如松, 符贵南 - 生态学报, 1996 - cqvip.com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 传统的以因素叠加力特征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已元法适应生态
规划发展与应用的要求, 本文尝试根据区域发展与资源坏境需求的关系, 运用生态位理论 …

[PDF][PDF]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杨少俊, 刘孝富, 舒俭民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 jeesci.com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阐述了城市土地生态
适宜性评价的内涵, 考究了其研究历程, 归纳了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其特性 …

基于生境质量的唐县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郝月, 张娜, 杜亚娟, 王熠辉… - Yingyong Shengtai …, 2019 - search.ebscohost.com
摘要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景观生态学的重点及热点, 其识别与构建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及实现区域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河北省唐县为研究区, 基于2016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

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的定量分析及优化

李晓丽, 曾光明, 石林, 梁婕, 蔡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 cqvip.com
构建了适用于突变级数法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 对长沙市2007 年生态用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
综合分析与评价, 基于现状评价结果, 探讨了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分布格局的不合理之处, 在GIS …

[HTML][HTML]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广东省陆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陈德权, 兰泽英, 李玮麒 - 2019 - xml-data.org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背后各式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社会
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对地区生态安全保障与规划意义明显 …

基于变权的城镇用地扩展生态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舒帮荣, 黄琪, 刘友兆, 李彦, 严长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 jnr.ac.cn
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展.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生态适宜性
的模糊性, 提出基于局部惩罚型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并选择7 项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 …

基于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西南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杜悦悦, 胡熠娜, 杨旸, 彭建 - 生态学报, 2017 - cqvip.com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快速城市扩张背景下缓解生态保护和土地开发矛盾, 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
有效途径. 源地和阻力面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 当前阻力面构建多关注生态要素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