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学术的理论自觉

吴晓明 - 江海学刊, 2012 - cqvip.com
毫无疑问, 在当今数量化的考核机制的外在促逼和数字化的生产工具的内在辅助下,
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跃进式增长: 汗牛充栋的学术论文 …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金观涛, 樊洪业, 刘青峰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2 - cqvip.com
本文根据对中国和西方两千年中科学技术成果的统计分析, 从整体上对比了两者发展的各自特点
. 历史上, 中国科学技术始终持续地缓慢发展着并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16 世纪以后 …

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表达”——从1980 年代以后的“西方评介” 看

刘星 - 政法论坛, 2005 - cqvip.com
1980 年代以后, 作为西方法学理论的" 中国表达" 的一种重要方式," 西方思想评介"
涉及了复杂的西方法学理论的" 建构"," 想像" 等问题." 建构"," 想像" 中所包含的诸如" …

[引用][C] 重建学术规范三题

胡新和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 cqvip.com
之不易的成就, 这是与学术界那些富有学术良心和高尚品德, 对中国学术振兴和发展抱持高度
责任感的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号, 积极努力密不可分的, 也是与有眼光, 负责任的学术报刊的参与和 …

中国法学知识谱系建构的主题词

姜涛 -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 cqvip.com
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这一客观场景中, 任何关涉中国法学知识谱系建构的努力都超越不了
" 历史的镜像"," 身份的守望"," 话语的审慎" 这三个至关重要的主题词, 它们簇生性地构成中国 …

从“法外之理” 到“法内之理”——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喻中 - 博览群书, 2004 - cqvip.com
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 笔者认为, 法律的政治属性, 经济分析, 文化解释, 社会控制,
价值考量等等方面的问题, 当然为法理学研究所必须, 然而, 最能体现法理学知识的专业性的领域 …

浅谈学术规范: 软性约束和硬性约束并举

魏江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 cqvip.com
更有人为自己的成果评奖, 其他人碍于情面. 只好作罢. 这样的评奖不能说完全埋没了高质量的
成果, 至少有一些“滥竽充数” 之作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 冠以“特等”“优秀” 奖称号 …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舒国滢 -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5 - cqvip.com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 断裂".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 学术" 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 …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

侯猛 - 云南大学学报: 法学版, 2004 - cqvip.com
在一定意义上, 法律社会学研究的是" 反法治" 的问题, 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提倡以研究进路而
不是学科(部门法) 划分来切入法律问题的讨论. 中国的法律社会学有从传统的法律理论研究向 …

[引用][C] 共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续二) 学术失范之根源?

舒远招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 cqvip.com
口口9,(第二十二卷总128 期自然辩证法通讯2 0 0 0 第4 期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Vo1. 22. Sum N0 128 No 4, 2OOO· 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 幸'表范, 见建谓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