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PDF] 红松人工林和相邻次生林林下红松天然更新种群格局分析

王琴香, 沈海龙, 和春庭 - 森林工程, 2018 - researchgate.net
王琴香, 沈海龙, 和春庭
森林工程, 2018researchgate.net
为了探讨球果采摘后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生存现状, 了解红松天然更新种群的动态,
以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两种林分为对象, 对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状态及其
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① 红松人工林与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
结构都不完整, 蒙古栎次生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对应于球果采摘强度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两
个峰值, 而红松人工林内只有前4 年生幼苗; ② 两种林分中1~ 3a 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株/簇与簇
数均符合指数函数变化, 即红松幼苗幼树多以单株存在, 簇生幼苗的数量占比很少; ③ …
摘要
为了探讨球果采摘后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生存现状, 了解红松天然更新种群的动态, 以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两种林分为对象, 对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状态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① 红松人工林与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结构都不完整, 蒙古栎次生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对应于球果采摘强度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两个峰值, 而红松人工林内只有前 4 年生幼苗; ② 两种林分中 1~ 3a 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株/簇与簇数均符合指数函数变化, 即红松幼苗幼树多以单株存在, 簇生幼苗的数量占比很少; ③ 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的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比红松人工林内的具有优势, 两种林分中 1a 和 2a 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不明显, 但 3a 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显著; 次生林内 1~ 3a 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地径均极显著高于人工林林内的红松幼苗. 结论: 在当前的这种球果采摘条件下, 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更新幼苗幼树分布受到了很大影响, 种群年龄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幼苗幼树以单株存在.
researchgate.net
以上显示的是最相近的搜索结果。 查看全部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