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页岩气储层孔隙分形特征及控制因素——以云南昭通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赵越, 李磊, 司运航, 王会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 xuebao.jlu.edu.cn
为定量表征云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及对页岩气影响,
通过对24 块龙马溪组页岩进行TOC 质量分数, 全岩矿物组分, 低温氮气吸附测试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长7 油层组泥页岩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与动态演化过程

许璟, 葛云锦, 贺永红, 蒲仁海, 刘林玉, 段亮… - 石油与天然气 …, 2023 - ogg.pepris.com
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与动态演化研究是认识泥页岩储层成储机理和明确孔隙与烃-
岩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基础.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 高压压汞, N 2 和CO 2 吸附实验等技术 …

[HTML][HTML]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细粒湖底扇沉积及其页岩油储层意义

康积伦, 王家豪, 马强, 李纯泉, 陈鑫鑫 - 地质科技通报, 2023 - dzkjqb.cug.edu.cn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是我国页岩油成功勘探的代表性地区之一, 但至今对页岩油富集层段二
叠系芦草沟组的沉积相认识还存在分歧, 存在浅湖与半深湖-深湖2 种不同观点 …

[PDF][PDF] 基于拓扑分析的疏松砂岩气藏储层结构和润湿特性评价新方法

天然, 气工业, 引文, 孙晨皓, 李军, 董赛亮 - 天然气工业, 2023 - cup.edu.cn
疏松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和运移关系复杂, 储集岩孔隙结构特征, 原位润湿特征和气水界面性质
制约了天然气储量的有效动用, 其中储层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准确评价对气藏治水与高效开发 …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basalt and its influence on reservoir permeability based on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mercury injection

H ZHAO, A WEI, J ZHANG, H PENG, S QI - Quaternary Sciences, 2023 - dsjyj.com.c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reservoir rocks. As a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the basalt's petrological …

[PDF][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泥页岩岩相测井识别

王民, 杨金路, 王鑫, 李进步, 徐亮, 言语 - 地球科学, 2023 - earth-science.net
泥页岩岩相识别是页岩油空间分布及勘探目标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受地层非均质性及测井信息
冗余的制约, 基于测井响应方程的岩相识别十分困难.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岩相 …

[HTML][HTML] 基于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的玄武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

赵海军, 魏爱华, 张家祥, 彭昊, 祁生文 - 第四纪研究, 2023 - dsjyj.com.cn
赵海军, 魏爱华, 张家祥, 彭昊, 祁生文. 基于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的玄武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
层渗透性的影响[J]. 第四纪研究, 2023, 43 (2): 560-572. doi: 10.11928/j. issn. 1001 …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特征

何云, 王瑞飞, 张占杨, 王濡岳, 尹帅, 何维领… - 地质科技 …, 2023 - dzkjqb.cug.edu.cn
核磁共振(NMR) 及CT 扫描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盒1 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基于NMR 及CT 扫描系统探讨了致密砂岩中 …

[HTML][HTML]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李启晖, 任大忠,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 2024 - xml-data.org
煤层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吸附与扩散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气体吸附, 核磁共振, 扫描电镜等实验,
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岩开展煤层孔隙结构多尺度, 多参数的联合表征研究 …

注入丁醇调节重非水液相密度的微空隙试验模拟

周媛, 杨盼瑞, 郭会荣, 原敏, 王哲, 周萍 - 地质科技通报, 2022 - dzkjqb.cug.edu.cn
密度大于水的重非水液相(DNAPLs) 有机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向地下介质深部迁移从而增加
污染范围. 前人通过一维砂柱和二维砂箱试验发现利用密度调节技术可降低DNAP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