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野与交融——安徽淮河地缘文化解读

高时阔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 cqvip.com
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在安徽沿淮一带交融汇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徽淮河地缘文化,
淮河地缘文化带是我国东部南北方文化的分野. 南方文化的轻灵阴柔与北京方文化的雄浑阳刚在 …

皖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周崇云, 陆勤毅, 朱华东 - 安徽史学, 2013 - cqvip.com
皖北地区青铜器已有较多发现, 并涵盖商周各个时段, 器形多样, 文化风格多属于中原系统,
也不乏一些地方特色, 但不够突出, 总体上尚未形成若干标志性地方器型. 皖北沿淮河一带区域在 …

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周崇云, 朱华东, 陆勤毅 - 安徽史学, 2012 - cqvip.com
针对江淮之地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已有80 余年的历史, 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
可以将学术史分为三段, 即萌芽期, 发展期和初步繁荣期. 受材料所限, 前期研究的时空范围十分 …

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

毕经纬 - 考古学报, 2012 - cqvip.com
目次一形制分析二分期与演变三文化因素分析四分区与特征五结语“海岱” 一词始见于《 尚书·
禹贡》, 涵盖了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 蒙文通曾以“海岱民族” 统称先秦时期栖息于此地的先民[1] …

江淮与皖南商周青铜器若干问题的思考

徐峰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 - cqvip.com
江淮与皖南一江之隔, 地理切近. 考古所见两个区域在商, 西周与春秋青铜器的数量上有不同的
表现: 江淮发现的商代青铜器较皖南的要多, 前者受商文化影响更深; 江淮发现的西周青铜器数量 …

[PDF][PDF] 试论两周时期吴文化的西渐及其影响

熊贤品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 202.195.136.156
试论两周时期吴文化的西渐及其影响 Page 1 - 9 - 第31卷第2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l.31 No.2
2014年4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Apr.,2014 试论两周时期吴文化的西渐及其 …

楚国北进中原路线考——兼论春秋夷族群的历史地位

李晓斐 - 学习与实践, 2013 - cqvip.com
春秋时期, 随着外部局势的变化及自身力量的壮大, 楚国多次北进中原讨伐征服诸侯国.
楚国北进中原经由两条不同的路线: 春秋前期由汉水而上到申, 邓或息, 然后北上伐郑 …

论江淮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与政治势力变迁

赵东升 -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 cqvip.com
在整个西周时代, 江淮分水岭以北的地区都属于宗周文化的分布范围, 江淮东部偏北部分属于淮
夷文化区. 西周早中期, 江淮南部和江淮东部偏南部分以宗周文化因素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