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张翰林, 白娜玲, 郑宪清, 李双喜, 张娟琴…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 …, 2021 - ecoagri.ac.cn
为探索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2 种农田措施对水稻-小麦(稻麦) 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阐释其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通过7 年稻麦轮作长期定位监测 …

生态无人农场模式探索及发展展望.

兰玉彬, 赵德楠, 张彦斐… - Transactions of the …, 2021 - search.ebscohost.com
中国的农业生产建立在过量农药化肥投入的基础上, 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失衡,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寻求一种生态化, 高效化 …

[PDF][PDF] 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下褐土真菌群落变化特征

代红翠, 张慧, 薛艳芳, 高英波, 钱欣, 赵海军… - 中国农业 …, 2019 - researchgate.net
[目的] 研究华北平原地区小麦-玉米周年复种模式下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真菌群落
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并探索农田土壤肥力对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响应差异的生物学机制 …

耕作方式对潮土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沈晓琳, 王丽丽, 赵建宁, 李刚… - Yingyong Shengtai …, 2021 - search.ebscohost.com
摘要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 法测定了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 试验设置4 个耕作处理 …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and fertilization on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s and diversities in rice-wheat rotation soil

H ZHANG, N BAI, X ZHENG, S Li, J ZHANG… - Chinese Journal of …, 2021 - ecoagri.ac.cn
Straw returning and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are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to reduce 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improv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

[PDF][PDF] 潮土中残留小麦和玉米秸秆养分含量差异及与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

田胜营, 李慧敏, 陈金林, 赵炳梓, 李丹丹, 李增强… - 土壤, 2021 - soils.issas.ac.cn
潮土中残留小麦和玉米秸秆养分含量差异及与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① Page 1 土壤(Soils),
2021, 53(1): 55–63 ①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 …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伍玉鹏, 彭其安, 郝蓉, 胡荣桂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 cqvip.com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的重要途径. 土壤微生物在秸秆腐解和营养元素释放过程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秸秆本身也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较大的影响. 秸秆还田概况入手 …

短期免耕和垄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指数的影晌.

路丹, 雷静, 韦燕燕, 沈方科… - … China Journal of …, 2015 - search.ebscohost.com
44 微生物是土壤中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者. 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极其复杂,
传统培养方法会遗失大量的微生物信息. 由于微生物都具有遗传信息,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

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岳琳艳, 郑俊强, 韩士杰, 杨建华, 耿世聪, 陈志杰… - 生态学杂志, 2015 - cqvip.com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驱动者, 其群落结构可以用来表征土壤生态过程及
其对地上植被变化的响应机制. 本研究采用时空替代法在长白山地区选取了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 …

冬小麦免耕覆盖与有机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王小玲, 马琨, 汪志琴, 李越, 魏常慧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 ecoagri.ac.cn
为揭示农业管理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AM 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以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为
研究对象, 选取免耕覆盖+ 施有机肥(NF), 免耕覆盖+ 不施有机肥(NC), 传统耕作不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