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原理和实现

朱俊, 邓智泉, 王晓琳, 廖启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 cqvip.com
研究了一种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摒弃了传统无轴承电机的双绕组
结构, 采用一套绕组实现电机转子悬浮和旋转. 推导了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径向悬浮力的 …

新型单绕组多相无轴承电机

黄进, 康敏, 杨家强 -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7 - cqvip.com
根据电机的悬浮原理提出了一种单绕组多相无轴承电机模型, 通过一台多相变频器在单套多相
绕组中通入2 组电流来实现单绕组多相电机的无轴承运行. 以单绕组六相感应电机为例 …

新型无轴承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与模型研究

戈素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 cqvip.com
目前研究的无轴承电机均是将电机和转子悬浮磁路合为一体, 两个磁场的叠加一方面容易造成磁
饱和, 使电机的承载能力下降, 影响电机的稳定悬浮; 另一方面电磁转矩与径向悬浮力之间具有很 …

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缺相运行特性分析

岳盛奏, 王晓琳, 邓智泉, 廖启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 cqvip.com
针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因绕组或功率开关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以六相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为例, 提出定子电流重构原则的缺相故障控制方法 …

3 对极无轴承交替极薄片电机的理论与实现

廖启新, 王晓琳, 邓智泉, 仇志坚, 黄燕, 解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 cqvip.com
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因其悬浮与旋转本质上完全解耦, 其控制系统得以极大简化,
但其前提条件是电机极对数必须≥ 4. 极对数过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特别是在高速场合 …

交替极无轴承永磁电机的悬浮力脉动分析

廖启新, 邓智泉, 王晓琳, 仇志坚, 刘艳君, 黄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 cqvip.com
Cosequent-Pole 无轴承永磁电机的悬浮力与转子转角本质上是无关的, 其控制系统因此得以
简化, 但考虑到谐波因素时, 其引起的悬浮力脉动对于系统的悬浮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 …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无轴承薄片电机的原理及其实现

朱俊, 廖启新, 邓智泉, 王晓琳 - 电力电子, 2008 - cqvip.com
本文研究了一种可以实现容错功能的无轴承薄片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详细推导了当无轴承薄片电机在采用单绕组结构并采用定子绕组电流功率最优约束下的径向 …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朱熀秋, 李元飞 -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 cqvip.com
针对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中转矩绕组和径向悬浮力绕组设计的特殊性, 提出了传统电机定子绕组
的二分法. 基于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 推导出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 …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动机径向力有限元分析

张汉年, 孙刚, 李玲, 张智玮, 张涛 - 微电机, 2009 - cqvip.com
介绍了无轴承同步磁阻电动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 给出其径向力数学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对电动机的磁场分布以及径向力和绕组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与计算 …

基于机械/电气坐标系变换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建模

朱熀秋, 成秋良, 王成波 - 中国科学: E 辑, 2010 - cqvip.com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两套定子绕组, 即转矩绕组与悬浮力绕组. 通过分析这两套绕组之间的
磁链交链情况, 提出机械, 电气坐标系变换方法, 基于该方法推导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