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晓东, 魏龙, 张永超, 郭丁, 李旭东, 傅华 - 草业学报, 2009 - cqvip.com
对陇中黄土高原至少50 年传统耕作历史的农耕地和退耕20 年的草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比较
研究. 结果表明, 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 全氮, 速效磷, pH 值和容重有显著影响. 0 …

基于功能性状的铁杆蒿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戚德辉, 温仲明, 杨士梭, 王红霞, 郭茹 -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 cqvip.com
以延河流域3 个植被区(森林区, 森林草原区及典型草原区) 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中的铁杆蒿为
研究对象, 测定铁杆蒿的比叶面积, 叶组织密度, 叶氮含量, 叶磷含量, 叶氮磷比, 比根长 …

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变化

王俊明, 张兴昌 - 草业学报, 2009 - cyxb.magtech.com.cn
退耕草地演替的研究对了解现有退耕草地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 也可以为退耕地的植被恢复
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对处于不同演替时间阶段退耕草地的土壤碳 …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高建华, 张承中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 cqvip.com
选取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4 年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样地, 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
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免耕秸秆覆盖(NTS) 可显著降低0-5 cm 表层土壤容重 …

黄土丘陵区典型天然灌丛和人工灌丛优势植物土壤水分利用策略

吕婷, 赵西宁, 高晓东, 潘燕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 plant-ecology.com
细裂叶莲蒿(Artemisia gmelinii) 是黄土高原农地退耕后长期存在的天然植物群落优势种.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灌丛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人工群落类型 …

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焦婷, 常根柱, 周学辉, 杨红善, 侯彦会, 苗小林… - 草业 …, 2009 - cyxb.magtech.com.cn
对肃北高寒草甸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载畜量下不同土壤深度草地土壤肥力不同. 0~ 20 cm 土壤水分, pH 和有机质随载畜量增加 …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物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和土壤状况的关系

白可喻, 戎郁萍, 杨云卉, 林长存 - 生态学杂志, 2013 - cqvip.com
于2010 年选择内蒙古多伦和河北的围场, 沽源3 个旗县10 个样地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
探讨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物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和土壤状况的关系. 结果表明: 3 …

天山北坡退化草地土壤环境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

顾爱星, 范燕敏, 武红旗, 朱进忠, 靳瑰丽 - 草业学报, 2010 - cqvip.com
通过对天山北坡退化草原微生物区系的试验, 研究微生物区系与退化程度,
与土壤水分系数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未退化草原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最多, 中度退化草原土壤中的 …

中昆仑山北坡策勒河流域生态因素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桂东伟, 雷加强, 曾凡江, 江源, 穆桂金, 杨发相 - 草业学报, 2010 - cyxb.magtech.com.cn
为探讨干旱区山地生境对植被格局的影响, 以中昆仑山北坡策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
在对海拔1960~ 4100m 范围内63 块样方进行植被学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18 …

不同草灌配比对泌桐高速公路护坡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张相锋, 马闯, 董世魁, 张文辉, 刘新成 - 草业学报, 2009 - cyxb.magtech.com.cn
通过在泌桐高速公路典型边坡分别建立自然恢复样地, 单一狗牙根播种样地和5
个不同播种密度的草灌混播样地, 调查统计植物种类分布和植物功能群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