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陈朝, 吕昌河, 范兰, 武红 - 生态学报, 2011 - sourcedb.igsnrr.cas.cn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地管理变化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分布, 进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

[PDF][PDF]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于贵瑞, 方华军, 伏玉玲, 王秋凤 - 生态学报, 2011 - sourcedb.igsnrr.cas.cn
地球系统的碳库和碳循环过程变化是影响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 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及其
循环过程机制研究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成因分析, 变化趋势预测, 减缓和适应对策分析领域的 …

[HTML][HTML] 全新世年代框架约束下的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储库时空格局

陈雨露, 郭利成, 崔静怡, 熊尚发 - 第四纪研究, 2022 - dzkx.org
陈雨露, 郭利成, 崔静怡, 熊尚发. 全新世年代框架约束下的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储库时空格局[J].
第四纪研究, 2022, 42 (5): 1311-1327. doi: 10.11928/j. issn. 1001-7410.2022. 05.07引用本文 …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时空动态.

李威, 黄玫, 张远东, 顾峰雪, 巩贺… - Yingyong Shengtai …, 2021 - search.ebscohost.com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变化和维持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保护的
主要载体, 探明其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变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估和可持续经营管理 …

[PDF][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孙文义, 郭胜利 - 2011 - sourcedb.igsnrr.cas.cn
研究局域尺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对准确估算大尺度土壤碳库储量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为对象, 采集0-10, 10-20, 20-40, 40-60, 60-80, 80-100cm …

基于SOTER 的中国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

张甘霖, 吴运金, 赵玉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 cqvip.com
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能够为保证粮食安全而进行的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
依据. 该文以1: 100 万SOTER 数据库为基础, 将全国的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评价对象, 选取了气候 …

[PDF][PDF]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 3

田玉强, 欧阳华, 徐兴良, 宋明华… - ACTA PEDOLOGICA …, 2008 - researchgate.net
摘要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合作者的实测数据, 利用1∶ 100 万土壤数据库对青藏高原
土壤有机质层, 土壤矿质层及整个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进行了估算 …

[PDF][PDF] 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 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史学正, 于东升, 高鹏, 王洪杰, 孙维侠, 赵永存… - 土壤, 2007 - soils.issas.ac.cn
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 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Page 1 土壤(Soils), 2007, 39 (3): 329~333
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 及其应用基础研究① 史学正, 于东升, 高鹏, 王洪杰, 孙维侠, 赵永存 …

[PDF][PDF]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李启权, 岳天祥, 范泽孟, 杜正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 sourcedb.igsnrr.cas.cn
气候变化背景下, 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是目前大尺度上土壤性质研究的热点.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5 374 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 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20 cm) …

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氮垂直分布

王棣, 耿增超, 佘雕, 和文祥, 侯琳 - 生态学报, 2015 - cqvip.com
以秦岭典型林分锐齿栎(马头滩林区), 油松, 华山松, 松栎混交林, 云杉, 锐齿栎(辛家山林区)
为对象, 研究了不同林分土壤剖面上有机碳, 全氮, 有机碳储量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