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层聚合物凝胶深部液流转向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王洪关, 何顺利, 冯爱丽, 程中疆, 白胤杰 - 石油学报, 2014 - cqvip.com
为了开发出一种新型低成本, 高性能的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剂, 利用现代插层复合技术,
对目前调剖调驱中常用的聚丙烯酰胺进行聚合物合成改性, 采用原位聚合合成方法 …

海上稠油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水平井挖潜研究——以渤海XX 油田为例

刘宗宾, 张汶, 马奎前, 刘英宪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 - cqvip.com
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 由于储层自身非均质性而导致水淹状况复杂, 油层的水淹特征直接控制
剩余油的分布, 尤其是在海上稠油油田合注合采的情况下, 油层水淹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开发效果 …

[PDF][PDF] 适宜高温高盐地层的无机涂层调剖剂室内研究

唐孝芬, 刘玉章, 常泽亮, 覃和, 刘戈辉, 蔡磊, 陆伟 - 2004 - cpedm.com
交联聚合物调剖在高温, 高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高温,
高矿化度地层水深层油藏的调剖问题, 研究了W Js TP 无机凝胶涂层调剖剂 …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确定薄差层剩余油的分布

刘波, 杜庆龙, 王良书, 刘绍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 cqvip.com
根据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和地质分析方法,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 模式预测, 即利用ANN
方法可以确定薄差储层可动剩余油. 首先输入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参数, 然后通过网络的不断学习 …

[PDF][PDF] 微流控模型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李俊键, 苏航, 姜汉桥, 于馥玮, 梁天博, 赵玉云… - 石油科学通报, 2018 - cup.edu.cn
摘要在过去的30 年内, 微流控技术在包括疾病诊断, 药物筛选, 细胞分析, 材料化学, 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 航空航天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开展应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油气田开发领域, 1952 …

地质综合法预测剩余油

尹太举, 张昌民, 赵红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 adearth.ac.cn
地质综合分析法预测剩余油大致可以分为3 个步骤: ① 建立地质知识库; ② 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③ 以成因砂体为单元分析砂体开发特征, 预测剩余油分布. 基于双河油田小井距解剖建立的地质 …

[PDF][PDF] 埕东油田东区二次开发潜力及措施探讨

王延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 yqdzycsl.cnjournals.com
埕东油田东区是一个开发了35a, 含水率持续5a 接近98% 的“濒临废弃” 油田,
但是密闭取心显示层间, 层内仍然富集较多剩余油. 针对非主力层及注采对应较差的主力层水淹 …

多尺度资料匹配构造建模技术及应用

夏吉庄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 cqvip.com
油田开发阶段常规油藏构造建模主要是基于测井资料和用于勘探的低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
由于缺乏空间上高精度的地球物理信息约束, 很难满足油藏开发中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需要 …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王延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 cqvip.com
中国东部老区的陆相水驱油藏目前已全面进入高含水, 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 因此,
认识剩余油分布, 成为老油田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内容. 文章重点论述了断层分割控油 …

[PDF][PDF] 胜利油区整装油田非均质油层分类及评价

黄迎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 cpedm.com
胜利油区整装油田油层多, 非均质性强, 油田开发进入“精细挖潜, 深度开发” 阶段后,
挖潜方向以层内挖潜为主. 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特征, 利用多参数乘积法, 灰色关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