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曹秉帅, 邹长新, 高吉喜, 何萍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 ere.ac.cn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核心部分.
该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发展历程, 概述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

[PDF][PDF] 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态比较

陈春锋, 王宏燕, 肖笃宁, 王大庆 - 2008 - cje.net.cn
摘要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及其改进方法———能值生态足迹方法, 对2005
年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2005 年, 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方法和传统生态 …

生态足迹理论在能源消费评价中的缺陷与改进探讨

方恺, 董德明, 沈万斌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 jnr.ac.cn
生态足迹从生物生产力的角度定量测度人类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影响,
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 关注程度最高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具有简明易懂, 便于操作 …

关于生态足迹分析若干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

白钰, 曾辉, 魏建兵 -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通过系统性的整合以往的研究成果, 认为生态足迹理论方法除了存在评价模型的静态性,
模型参数选择的弹性不足, 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忽略, 生态账户涵盖不全面 …

[PDF][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未来发展情景分析

刘某承, 王斌, 李文华 - 资源科学, 2010 - sourcedb.igsnrr.cas.cn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量方法. 本文对1949 年-
2008 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进行了测算, 在此基础上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建立 …

安徽省近10 年能源足迹测度及驱动因子分析

张乐勤, 李荣富, 荣慧芳, 许信旺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 cqvip.com
安徽省为生态建设省,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
能源消费给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 依据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9 …

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马宗文, 许学工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 cqvip.com
土地变化研究是全球土地计划(GLP) 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逐渐演化成新的研究领域——
土地变化科学(LCS). 土地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影响, 其生态效应研究在全球和区域 …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述评

王艳, 王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 cqvip.com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 年被提出以来, 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经过近20 年来的发展,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特别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简单介绍生态足迹 …

[PDF][PDF] 长三角城市群2010 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宋雪珺, 王多多, 覃飞, 蔡永立 - 生态科学, 2018 - ecolsci.com
可持续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是评价城市可持续能力
的重要手段. 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 座城市为研究对象, 依据2010 年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 …

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处理研究

杜加强, 滕彦国, 王金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 cqvip.com
生态足迹主要用于评估给定年, 给定技术条件下研究区域生物圈的再生能力能否满足居民的消费
需求. 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多, 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方法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