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 特征, 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邹才能, 朱如凯, 吴松涛, 杨智, 陶士振, 袁选俊… - 石油学报, 2012 - cqvip.com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 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者在油气类型,
地质特征及聚集机理等方面明显不同. 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成藏, 目标是回答圈闭是否有油气; …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 论——内涵与意义

赵文智, 邹才能, 汪泽成, 李建忠, 李明, 牛嘉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 cqvip.com
富油气凹陷指陆相沉积盆地中烃源岩质量好, 规模大, 热演化适度与生烃量和聚集量部位居前列
的含油气凹陷. 富油气凹陷形成“满凹含油” 的条件是: ① 烃源岩生烃总量大 …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刘震, 陈艳鹏, 赵阳, 郝奇, 许晓明, 常迈 - 岩性油气藏, 2007 - yxyqc.net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 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相生油”,“源控论”
为代表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 从最初的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的隐蔽油气藏勘探 …

[PDF][PDF] 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赵文智, 张光亚, 王红军, 王社教, 汪泽成 - 2003 - cpedm.com
中国大陆显生宙以来的多旋回发展历史使海相—海陆过渡相古生界与陆相中, 新生界叠置,
形成叠合含油气盆地. 按不同阶段的叠合样式将叠合盆地分为继承, 延变与改造三大类 …

中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进展与问题

庞雄奇, 罗晓容, 姜振学, 林畅松, 张水昌, 钟宁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 adearth.ac.cn
中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富集了中国45% 左右的剩余油气资源, 目前探明率不到20%,
发展潜力巨大. 近20 年来的基础理论研究表明, 中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构造变革 …

非常规天然气成藏体系.

金之钧, 张金川, 唐玄 -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1 - search.ebscohost.com
有别于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在成藏条件, 富集机理, 分布模式, 预测方法及勘探应用技术等
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从成藏系统的角度分析非常规天然气成藏过程和主控因素 …

中国叠合型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何登发, 赵文智, 雷振宇, 瞿辉, 池英柳 - 地学前缘, 2000 - cqvip.com
中国叠合型含油气盆地具有演化历史漫长, 多阶段构造演化, 充填层系多的特点,
所发育的含油气系统常具有油气混源, 多储集层系, 运聚方式组合多变与成藏期次多的特点 …

复合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流向研究的意义

赵文智, 何登发, 瞿辉, 雷振宇,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1 - cqvip.com
含油气系统划分的核心是循着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过程, 追踪确定三维地质单元的相对独立的
流体运动的最大外边界. 其中油气运移研究居于重要地位.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表现为多源多灶 …

[PDF][PDF] 含油气系统术语, 研究流程与核心内容之我见

赵文智, 何登发, 范土芝 - 2002 - cpedm.com
含油气系统是客观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与有效发现油气藏的重要工具. 由于我国研究者对含油气
系统认知程度和理解上的差异, 对其术语使用, 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与解决实际油气勘探问题的 …

[PDF][PDF] 四川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

汪泽成, 赵文智, 彭红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 cpedm.com
叠合复合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必须结合盆地的形成演化, 考虑盆地经历的多期次构造一沉积
演化, 盆地类型, 成烃热机制以及组成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 明确每一个含油气系统的时空分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