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

章锦河, 张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 cqvip.com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自2000 年开始迅速展开.
根据目前国内生态足迹研究的175 篇论文, 对国内生态足迹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目前 …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

程琳琳, 胡振琪, 宋蕾 - 中国矿业, 2007 - cqvip.com
本文在总结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现状, 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矿产
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政策设计. 提出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法规和专门的 …

[PDF][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吴健生, 李萍, 张玉清 - 资源科学, 2008 - pkusz.edu.cn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 基于生态足迹计算的发展能力指标是
较有效的评价指标之一. 本研究应用生态足迹模型, 按不同土地类型与不同消费类型计算了2005 …

[PDF][PDF]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

李飞, 宋玉祥, 刘文新, 侯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 jeesci.com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 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1998—2007
年十年期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 辽宁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8 …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吉力力 - 地理研究, 2008 - cqvip.com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运用生态足迹压力指数模型, 对中亚不同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
分别测算中亚四国的人均与区域总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和生态足迹压力指数 …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常文娟, 马海波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10 - cqvip.com
系统地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 模型计算及评价指标. 从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两方面,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进展. 生态足迹概念自提出以来 …

环渤海经济圈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丽峰, 贾卫萍, 刘玉川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 cqvip.com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二市从1996 年到2007 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 分析了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 能源足迹与人均GDP 的关系 …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河北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

朱金亮, 李玉平, 蔡运龙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 cqvip.com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及资料文献汇总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河北省2001-2007
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 找出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并对未来的生态足迹进行预测 …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述评

王艳, 王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 cqvip.com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 年被提出以来, 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经过近20 年来的发展,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特别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简单介绍生态足迹 …

1992-2012 年国际生态足迹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周晓艳, 张文妍, 叶信岳, 甘甜, 韩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 cqvip.com
生态足迹是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 由于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全球可比性等优点
, 自1992 年首次提出以来, 得到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以SCIE/SSCI 数据库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