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赵斌, 董树亭, 张吉旺, 刘鹏 - 作物学报, 2010 - cqvip.com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树脂包膜控释肥(CRF) 和硫包膜控释肥(SCF) 对夏玉米花后光合产物和氮素
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花后控释肥处理的光合速率始终较高, 在相同施肥量(N, P …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赵士诚, 裴雪霞, 何萍, 张秀芝, 李科江, 周卫… - 植物营养与肥料 …, 2010 - cqvip.com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 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 2) 相比, 氮肥减量后移(N 168 …

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赵斌, 董树亭,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 cqvip.com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树脂包膜控释肥(CRF) 和硫包膜控释肥(SCF) 对夏玉米产量,
田间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控释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在相同施肥量(N, P, K …

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季化肥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刘新宇, 巨晓棠, 张丽娟, 李鑫, 袁丽金, 刘楠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 cqvip.com
采用田间微区15N 示踪技术, 研究了冬小麦季化肥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 结果表明,
在供试土壤肥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下, N 150 kg/hm2 的施肥量已达到较高产量 …

[PDF][PDF]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肥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的影响

王晓英, 贺明荣, 刘永环, 张洪华, 李飞, 华芳霞… - 生态学报, 2008 - researchgate.net
在高肥力条件下, 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主区为不同灌水频次(0~ 3 次), 裂区为不同施氮量(0~
240 kg/hm2), 结合15 N 微区示踪技术, 研究了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肥的吸收利用及生育后期 …

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 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栗丽, 洪坚平, 王宏庭, 谢英荷, 张璐, 邓树元, 单杰… - 植物营养与肥料 …, 2010 - cqvip.com
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N 0,150,210 和270 kg/hm2) 和灌水量(900, 1200,
和1500 m3/hm2) 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分布累积, 氮素平衡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

[PDF][PDF] 应用数字图像进行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中图像分析方法的研究

李红军, 张立周, 陈曦鸣, 张玉铭, 程一松…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 …, 2011 - ecoagri.ac.cn
简便, 快速, 经济地诊断作物氮素营养状况是实施氮肥用量调控的关键. 利用数码相机对作物冠层
进行拍照,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获得作物色彩参数, 根据色彩参数与作物氮素营养状况的关系可以 …

氮肥调控对冬小麦干物质量, 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杰, 王备战, 冯晓, 李国强, 赵巧丽, 胡峰, 郑国清 -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 cqvip.com
为了探讨河南省安阳地区冬小麦合理高效的氮肥调控模式, 2008-2010 年通过田间试验,
比较分析了不同基追比(10∶ 0 和6∶ 4) 和施氮水平(100,200 和300kg· hm-2) …

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砂姜黑土区小麦氮代谢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熊淑萍, 王静, 王小纯, 丁世杰, 马新明 -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 plant-ecology.com
为明确砂姜黑土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耕作方式及施氮量最优组合,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 以深松, 旋耕和常规耕作3 种耕作方式为主区, 0,120,225,330 kg· hm-2 4 …

减氮对半冬性中筋小麦产量, NUE 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易媛, 董召娣, 张明伟, 蔡宝宾, 朱新开 - 核农学报, 2015 - cqvip.com
为了研究半冬性中筋小麦在减氮条件下籽粒产量, 氮效率(NUE) 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与
调控效应, 于2012 年-2013 年以半冬性中筋小麦徐麦30, 保麦1 号为供试品种进行池栽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