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廾) 季鼎, 扬簋与西周法制, 官制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陈絜, 李晶 -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 cqvip.com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最为重要的史料之一, 但须以准确的分期与释读为前提.
西周中期的[矢廾] 季鼎, 扬簋等金文资料中的“司寇” 并非官称, 有周一代始终有司法官吏“司寇” …

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

赵世超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 cqvip.com
中国古代的成文法起自军法. 其长处是公平, 公开和确定不移, 其短处是过于苛暴.
优缺点出自一源, 即战争环境的需要. 儒家引礼入法的目的在于矫秦之失, 但由于设置双重标准 …

大禹治水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贾兵强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 cqvip.com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 在治水过程中, 大禹依靠艰苦奋斗, 因势利导,
科学治水, 以人为本的理念, 克服重重困难, 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 …

先秦时期辽西区的民族迁移与文化交流

李亚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2 - cqvip.com
辽西区族群的迁移和转徙带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尤其是促进了史前时期的辽西区与
中原文化的交流, 红山文化时期的辽西区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 …

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 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

王晖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自汉以来的人们便把鲧禹父子治水-成功-失败归之于父子二人治水的方法不同,
禹治水成功是因为采用疏导的方法, 而鲧治水失败是因为用堵截的方法.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古 …

况周颐的金元词研究

杨柏岭 - 民族文学研究, 2005 - cqvip.com
况周颐是最早较为全面地把金元词抬到词学史前沿位置的词论家, 他说" 词衰于元"
既有程度上的问题也有时间断限的要求; 他在金源词独特风格, 元词的分期等问题上提出了令人 …

文化播迁与山东境内大禹传说探析

周书灿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大禹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与文明起源过程中颇具关键性作用的重要人物. 先秦秦汉文献中有关大
禹史连的记载, 包含有若干可信的历史素材, 同时也有大量后人增饰和附会的内容 …

夏末葛国考

陈立柱 - 殷都学刊, 2003 - cqvip.com
古之葛国, 又名有洛, 地处漳水流域, 春秋时乾侯所在, 今日河北磁县--成安一带,
为汤之同族而异支, 葛伯很可能还是同姓中拥有宗主权一类的氏族长老. 夏末, 葛国大兴土木 …

重构长江文明

邱述学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在多元多流的文明中, 黄河流域文明是一主流, 长江流域文明是另一主流.“重构长江文明”
不但有众多的依据, 而且是当务之急. 严格运用科学的手段, 将文献与地下材料结合起来 …

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

王晓兴, 易志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 cqvip.com
中国文化奠基于殷周之际, 它的基本精神集中体现在“王天下” 的理想之中. 这一伟大的文化理想,
是周人取得克商战争胜利后, 在王权受到挑战的严峻形势下, 在接受并应对挑战的努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