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 of soil water dynamics to precipitation year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the northern Loess Plateau, China

B Liu, M Shao -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6 - Spring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for-Green project has led to rapid land cover changes 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during …

干旱胁迫对黄土高原4 种蒿属植物叶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影响

王勇, 梁宗锁, 龚春梅, 韩蕊莲, 于靖 - 生态学报, 2014 - cqvip.com
以黄土高原演替初期阶段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茭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 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 eX Stechm.) 3 种优势种和1 种常见种黄花蒿 …

[PDF][PDF] 黄土高原不同降雨量带退耕地植被-生物结皮的分布格局

王一贺, 赵允格, 李林, 高丽倩, 胡忠旭 - 生态学报, 2016 - sbir.nwafu.edu.cn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 高等维管束植物恢复的同时, 生物结皮大面积发育. 然而,
两者共同发育下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变异却鲜有报道. 通过野外调查, 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降雨量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纸坊沟流域为例

张彩霞, 谢高地, 杨勤科, 李士美 - 资源科学, 2008 - cqvip.com
人类活动及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但目前从长时间尺度上还缺乏对其影响
过程的系统研究. 本文以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的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纸坊沟为例 …

陕北撂荒地上优势蒿类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杨超, 梁宗锁 - 生态学报, 2008 - cqvip.com
对陕北丘陵区撂荒地上处于自然恢复演替不同时期的3 种优势种蒿类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 茭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 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 …

[PDF][PDF] 基于MODIS NDVI 汶川震中区域十年后植被恢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洪艳, 赵银兵, 王运生, 辛聪聪, 赵阳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 hgycg.cdut.edu.cn
摘要为分析研究受汶川地震影响下茂县, 汶川以及都江堰三县的植被动态恢复状况,
通过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植被指数(MODIS-NDVI) 时间序列数据计算2007~ 2017 …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枯落物的蓄水保水效益

贾志军, 王富, 甄宝艳, 尚瑞朝, 董智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 cqvip.com
以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枯落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相
结合,“空间代替时间” 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措施及措施实施前后枯落物的蓄积量, 吸水速率 …

陕北吴起县退耕还林(草) 成效的遥感监测分析

李登科 - 中国沙漠, 2009 - cqvip.com
利用GIS 综合解译分析NOAA/AVHRR, TM 和DEM 数据, 揭示吴起县退耕还林(草)
生态建设工程所取得的实效. 1998—2003 年NOAA/AVHRR 遥感监测表明 …

[PDF][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

梁伟, 白翠霞, 孙保平, 齐举一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 stbctb.cnjournals.com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 灌木, 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
了测定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 92%~ 15. 73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 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梁伟, 白翠霞, 孙保平, 郝登耀, 齐举一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 cqvip.com
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林(草) 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一物理性质,
结果表明: 实施退耕还林(草) 工程后, 土壤水分一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