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PDF] 一种统一并离网模式的串联型光伏微网分层分布式控制策略

李铁成, 胡雪凯, 侯小超, 王磊, 周昊, 孙凯 -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23 - ateee.iee.ac.cn
相较于传统并联型微电网, 串联型微电网将低压微源变换器输出端直接相串联进行升压供电,
具有无需额外升压环节, 无环流问题, 电压质量高, 系统效率高, 功率协调控制简单等优点 …

基于ADMM 的多区域直流系统完全分布式最优潮流算法最优潮流算法.

叶清泉, 吴明启, 吴旭光, 陈伟… - Zhejiang Electric …, 2024 - search.ebscohost.com
针对传统集中式最优潮流算法扩展性差的问题, 提出一种适用于求解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的
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的完全分布式算法. 首先, 利用凸松弛方法将非凸的直流系统最优潮流模型 …

[HTML][HTML] 关于构建以光伏发电加物理储能为主的广域虚拟电厂的建议

肖立业, 潘教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 old2022.bulletin.cas.cn
实现“双碳” 目标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能源和电源结构, 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
3 个方面.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文章对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

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标准研究与应用

冷喜武, 刘闯, 何蕾, 邢健 - 发电技术, 2022 - pgtjournal.com
“双碳” 目标下, 可调节负荷作为电网新兴调节资源, 对丰富电网调节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依托SAC/TC446 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委会, 组织开展了 …

[PDF][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惯量评估方法

张磊, 熊致知, 叶婧, 程龙 -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23 - ateee.iee.ac.cn
准确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是保障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由于新能源出力具有不确定性, 其虚拟惯量响应能力难以量化评估. 据此, 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风电 …

新型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设计与教学应用.

李霞林, 刘一欣, 王中冠, 朱琳… - Experimental …, 2023 - search.ebscohost.com
针对电力系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偏离工程应用, 有效利用率低, 灵活性较差等问题,
该文基于模块化和灵活组网方法, 设计了新型电力系统综合教学实验与科研平台 …

[HTML][HTML] 煤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耦合的典型零碳综合能源系统构建

林光平, 刘兆川, 聂立, 李维成 - Clean Coal Technology, 2022 - chinacaj.net
煤与可再生能源及绿氢耦合, 构建煤基零碳/低碳综合能源中心, 可显著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
性和调节的灵活性, 且可显著降低发电的碳排放, 同时生产低碳替代燃料, 以供下游工业领域的 …

[PDF][PDF] 新能源基地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小扰动电压支撑强度评估方法

M Fuyilong, X Huanhai, L Chenxi, L Shiyang… - 电工技术 … - dgjsxb.ces-transaction.com
(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 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23 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贵阳550002) 摘要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 …

[PDF][PDF] 特高压直流调峰运行功率调节范围评估

李军, 俞翔, 刘心旸, 刘孝辉, 张国华 - 电气技术, 2023 - dqjs.cesmedia.cn
摘要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的提高和火电装机占比的下降, 电力系统调峰面临较大压力,
利用特高压直流较强的功率调节能力为电网提供调峰资源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

[PDF][PDF] 基于耦合对象控制需求解析及仿人修正的协调控制方法应用

王锡辉, 陈厚涛, 盛杰, 周科, 朱晓星, 王志杰, 何洪浩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 - stae.com.cn
摘要绝大部分火电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时, 协调及主要自动控制系统无法有效投入,
机组变成纯手操模式, 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为解决该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对象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