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的历史” 还是“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再思考

刘昕杰 - 社会科学研究, 2009 - cqvip.com
中国法律史学科是在以西方法重构中国法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是一种“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 的研究, 忽视了中国法本身具有的多层次 …

清代抱告制度考论

徐忠明, 姚志伟 -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抱告制度乃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的渊源大致上可以
追溯到《 周礼》 的相关记载, 而其初步形态则形成于元代, 经明代, 至清发展成熟. 在清末修律时 …

论法律史研究方法的路径选择

李祎恒, 金俭 - 学海, 2009 - cqvip.com
法律史学作为法学学科史研究的阵地, 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意味着法学学者在学科发展到一定
阶段以后, 从一个新的起点对法学的发展进行回顾, 自省以及反思, 从而引领法学诸分支学科的再 …

明清时期的“依法裁判”: 一个伪问题?

徐忠明 -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 cqvip.com
明清时期的司法实践, 既非简单的“法律裁决”, 也非纯粹的“情理裁决”, 而是由诸多原因导致了二
者之间的紧张和融合, 最终以“情法两尽” 为目标和理想. 通过辨析法律表达和解读司法案件可以 …

[PDF][PDF] 迈向生活的法律史

汪雄涛 - 2014 - journal.pkulaw.cn
日美两国的法律史研究路径虽然略有不同, 但都折射出先验的理论和旁观者的逻辑,
这是法律史社会科学化最真实的陷阱. 人类学和历史学共同趋向实践与日常的经验表明 …

中国法律史学发展30 年理论创新回顾

吕丽, 张姗姗, 刘晓林, 冯学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 - cqvip.com
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经历了恢复与初建(1978—1989), 加强与拓展(1990—
1999), 繁荣与提升(2000—2008) 三个阶段的发展, 研究领域逐步拓展, 研究方法日趋多元 …

滴水藏海: 法律文字与社会的关联——《 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 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 评介

陈长宁 - 云南大学学报: 法学版, 2014 - cqvip.com
法律文化研究的热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大陆法学界逐渐升温以来,
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 至今方兴未艾. 尤陈俊先生的新作《 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 …

文若其人: 赵舒翘与《 提牢备考》 互证——兼论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法

沈玮玮 - 政法论坛, 2012 - cqvip.com
由清末名臣赵舒翘所著的《 提牢备考》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监狱法规汇编.
正所谓文若其人,《 提牢备考》 的编写正是赵舒翘一生为人, 为官, 为学, 为道的理想和追求的体现 …

困境与出路: 回望清代律学研究--以张晋藩先生的律学论著为中心

徐忠明 - 学术研究, 2010 - cqvip.com
近20 年来, 以张晋藩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法律史学者, 对清代律学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其核心内容涉及律学抑或法学, 律学的研究对象, 律学的基本特色, 律学的成因考掘等论题. 其中 …

中美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比较

李炜 - 法制与经济, 2009 - cqvip.com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概况的比较研究, 从而借鉴美国成熟的非任意自白
排除规则理念, 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采取法定排除与自由裁量相结合的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