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PDF] 再论汉代犁耕系驾法

史晓雷 - 2018 - academia.edu
[内容提要] 2014 年刘兴林发表《 汉代犁耕驾牛方式和用具的初步研究》 一文,
对汉代犁耕系驾法得出若干认识. 利用新的图像资料及农具史, 物质文化史, 科技史既有成果 …

汉代犁耕驾牛方式和用具的初步研究

刘兴林 - 考古与文物, 2014 - cqvip.com
汉代牛耕有二牛抬杠, 一牛一马并耕, 一牛挽耕三种形式, 分别采用颈索系衡套驾和偏系套驾.
二牛抬杠以绳将衡杠分别与二牛之颈索相连, 而不是直接用颈索拴缚衡杠. 汉代没有双辕犁 …

[引用][C] 关于“耦犁” 几种解释之商榷

云立峰, 郭风平 - 中国农史, 2001 - cqvip.com
关于“耦犁”几种解释之商榷-[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会议平台 | 学术机构 您的 …

“耒” 的演变与“犁” 的产生

刘亚中 - 中国农史, 1997 - cqvip.com
本文依据考古学, 民族学资料及古文献资料, 对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具耒和犁的
形制, 使用及相互间的关系作了重新考察. 认为: 最远在距今6000-7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

中国古代固定作业农业机械的牲畜系驾法概述

张柏春 - 古今农业, 1995 - cqvip.com
畜力的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它使人类从部分繁重劳作中解脱出来, 并为制造和使用功率较大
的机械创造了条件. 而畜力利用的关键则在于系驾方法(即挽具, 套具) 的发明与改进 …

浅析中国传统犁耕技术的传播路径

胡泽学 - 古今农业, 2007 - cqvip.com
本文主要分析铁犁铧出现以来, 特别是秦汉以后, 铁犁和牛耕被我国古代中原地区推广和广泛
使用, 犁耕技术向周边及边远的地区发散传播. 文章借用中国人口史, 中国移民史的研究成果和已 …

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

刘兴林 - 中国农史, 2016 - cqvip.com
在牛耕起源问题上, 牛的驯化和驾驭, 犁架的形成, 相关套牛技术的出现是三个密切相关的要素,
缺一不可.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有人力牵拉的犁架. 家牛驯化很早, 至迟到商代开始驾驭和 …

铁犁牛耕对汉代农业深耕细作技术的影响探析

包明明, 章梅芳, 李晓岑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 cqvip.com
本文结合《 吕氏春秋》 等古代文献和各地出土铁犁的统计分析, 认为铁犁铧首先出现于春秋时期,
而铁犁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则在两汉时期. 铁犁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以及铁犁在制作材料 …

[引用][C] 江东犁及其复原研究

张春辉, 戴吾三 - 农业考古, 2001 - cqvip.com
江东犁是唐代末期的一种短曲辕犁, 因当时广泛使用于长江下游地区而得名.
江东犁是古犁发展演变中的一个重要改进, 在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

[引用][C] “木牛流马” 对汉代鹿车的改进及其对犁制研究的一点启示

孙机 - 农业考古,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