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知识谱系建构的主题词

姜涛 -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 cqvip.com
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这一客观场景中, 任何关涉中国法学知识谱系建构的努力都超越不了
" 历史的镜像"," 身份的守望"," 话语的审慎" 这三个至关重要的主题词, 它们簇生性地构成中国 …

中国法学的概念解析——兼谈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杜宴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 cqvip.com
中国法学的概念解析——兼谈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维普官方网站]-www.cqvip.com-维普网  我的
维普 购物车 充值 客服 首页 | 期刊大全 | 文献分类 | 优先出版 | 论文检测 | 论文选题 | 在线分享 …

论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李龙 -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 cqvip.com
建国后, 我国曾为构建法学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了四次有益的尝试, 但中国法学学术话语体系尚未
真正建立. 今后法学界应当秉持民族语言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中国 …

中国法学: 技术, 价值与知识——中国法学的三种基本态势

王人博 - 现代法学, 2008 - cqvip.com
中国法学目前的现状分为三种, 或者说有三个知识谱系. 第一个谱系把法学理解为一门技术,
这可能是当下中国部门法学一个主流的架构; 第二个谱系把法学理解为一套价值体系 …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舒国滢 -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5 - cqvip.com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 断裂".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 学术" 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 …

知识之学与思想之学——近世中国法理学研究省思

支振锋 - 政法论坛, 2009 - cqvip.com
近世以来中国法理学研究成就巨大, 但也存在四大缺陷: 向上看, 它不具备对“法律是什么”
与“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等法学元命题进行追问的能力, 无法型构自己的法哲学或者法律理论体系; …

[引用][C] 中国法学的发展与新道统法哲学贡献及其可能——评魏敦友《 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 一书

张建, 李瑜青 - 云南大学学报: 法学版, 2010 - cqvip.com
一, 问题的源起鸦片战争已成为中国学人评判当下中国学术发展脉络的分水岭之一了,
亦即是说中国学术经由鸦片战争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了,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在于 …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的意义与两种反思

邓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 cqvip.com
从“法学——法学家” 的路径来分析,《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这篇长文做出了巨大知识贡献.
知识内部与知识外部两种反思的分析框架可以使人们洞见到其中的可能缺陷 …

见识多元与知识整合: 中国法理学的两难境遇

谢晖 - 法学评论, 2000 - cqvip.com
我国法理学的现状是目前法学界尤为关注的问题, 作者从事的专业视角对我国法理学的现状进行
了学理性描述, 认为中国法理学正处于见识多元与知识整合的两难境遇中 …

民国时期法学的“全球意义”——以三种法理知识生产为中心

刘星 - 法学, 2006 - cqvip.com
民国时期某些法理知识生产具有“世界化” 的特点. 对这种特点进行探讨, 可以深入理解民国时期
法学的“全球意义”, 可以深入理解这些生产和其时多元微观中国法律法学活动因素的相互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