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湿地碳储量及碳汇研究进展

张莉, 郭志华, 李志勇 -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 cqvip.com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潮间带的特殊的湿地森林, 在防风固田, 促进淤泥沉积,
抵御海啸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和保护海岸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约有红树林152000km2 …

[PDF][PDF] 广东省雷州附城主要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

高天伦, 管伟, 毛静, 姜仲茂, 廖宝文 -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 jeesci.com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碳储量高, 碳汇潜力强的特点, 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树种和最佳的碳汇
环境有利于实现碳储量的最大化. 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 …

[PDF][PDF] 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

毛子龙, 杨小毛, 赵振业, 赖梅东, 杨道运, 吴纯玲…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 jeesci.com
滨海红树林的生产力极高, 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其碳循环的系统测定却鲜见报道.
以深圳福田秋茄林为研究对象, 2011 年4 月-2012 年4 月对内滩天然林, 中滩和外滩人工林的 …

中国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与兴安落叶松林的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比较

王宇, 周广胜, 贾丙瑞, 李帅, 王淑华 - 生态学报, 2010 - cqvip.com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基于中国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与兴安落叶松林2007 年和2008 年2a 生长季的涡度相关通量资料 …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研究进展

朱耀军, 郭菊兰, 武高洁 - 生态学杂志, 2012 - cje.net.cn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尽管红树林的面积相对较少, 但其单位面积的固碳
能力很强, 是重要的“蓝碳” 碳库, 其有机碳储量及动态对于全球碳平衡有重要影响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收支特征

吴家兵, 关德新, 张弥, 韩士杰, 于贵瑞, 孙晓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 cqvip.com
植被-大气间CO2 交换研究对准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采用开路式涡动
相关系统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CO2 交换特征进行了整年连续监测. 结果表明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唐凤德, 韩士杰, 张军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 cqvip.com
应用基于干物质生产理论的过程模型(Sim-CYCLE) 估算了1982—2003 年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生态系统总第一生产力(GPP), 净第一生产力(NPP),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碳循环的初步估算

桑卫国, 马克平,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 plant-ecology.com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直接影响着大气成分的组成,
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以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近10 年的定位研究为基础 …

[PDF][PDF] 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与增汇潜力研究

张修玉, 许振成, 王俊能, 宋巍巍, 秦建桥, 胡习邦…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 jeesci.com
科学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动态与增汇潜力对理解陆地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对西双版纳1993—2006 年间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汇潜力 …

[PDF][PDF]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

岳广阳, 赵林, 赵拥华, 李元寿 - 冰川冻土, 2010 - bcdt.ac.cn
青藏高原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地, 区域内生态系统碳通量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在总结生态系统碳通量主要研究方法基础上, 对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碳循环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