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研究

李海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 cqvip.com
运用T—R 旋回基本理论, 结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层序地层学以及区域连井剖面层序地层学
解释, 建立了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系3 级层序地层格架, 将该区古近系核桃园组 …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 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

程晓玲, 周小进, 郭建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 cqvip.com
作者从经典模式应用于断陷盆地中所存在的问题讨论入手, 认为TR 旋回划分方案更适合中国
东部陆相断陷湖盆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同时, 还运用TR 旋回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段生储盖组合分析与隐蔽油藏勘探

易定红, 裴明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 cqvip.com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综合研究钻井, 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
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中识别出2 个层序界面, 将其划分为1 个长期基准面旋回 …

陆东凹陷上侏罗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邓宏文, 徐长贵, 王洪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 cqvip.com
通过对钻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 在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上株罗统中的可识别出7
个钻井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与之对应的7 个地震层序, 7 个中期旋回可合并两个长期旋回LSC1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海坨子地区隐蔽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李世臻, 王红亮 - 特种油气藏, 2008 - cqvip.com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基准面旋回原理和“转换面” 理论, 在海坨子地区青山口组-
姚家组钻井, 岩心, 测井, 地震等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富县地区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黄龙, 田景春, 王峰 - 岩性油气藏, 2012 - cqvip.com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 通过对野外露头, 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
在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 将富县地区延长组划分为1 个超长期, 4 个长期, 22 …

[HTML][HTML]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实践

赵贤正, 金凤鸣, 蒲秀刚, 罗群, 周立宏, 韩国猛… - 石油实验地质, 2022 - sysydz.net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是以“洼槽区岩性地层油气藏, 深盆湖相页岩油, 向斜区煤层气”
三个成藏模式为基础, 融合前人有关负向构造油气成藏研究理论成果, 形成的负向构造区油气成 …

[引用][C]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下段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谢锐杰 - 岩性油气藏, 2008 - yxyqc.net
地层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之一, 基于层序地层学原理和研究方法,
利用胜利油田民丰地区拉平地震剖面和测井资料进行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对比 …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体系域与油气藏成藏类型

胡受权, 颜其彬, 张永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 cqvip.com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发现9 个油田, 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双河—赵凹地区位于泌阳断陷湖盆陡坡
带, 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上部(简称核三上段) 是主要产油层. 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 …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模式与富集规律

蔡佳, 罗家群, 甘华军, 陈少平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 cqvip.com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南部2 组深大断裂; 优越的生油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油源,
砂体发育, 储集条件良好,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与多种圈闭模式配置关系良好, 成藏条件十分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