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

杨光, 孙保平, 赵廷宁, 丁国栋, 赫登耀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 cqvip.com
本文在对吴旗县及对比县乔木林, 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对昊旗县植被恢复效益
通过植被覆盖度,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 …

不同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效果的初步研究

贾志斌, 金争平, 张占全, 王喜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 cqvip.com
从群落数量结构和干物质生产方面对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
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林草复合措施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灌木林地植被恢复效果普遍好于乔木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

杨光, 丁国栋, 孙保平, 赵廷宁, 贺康宁, 赫登耀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 cqvip.com
在对吴旗县乔木林, 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对其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
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 通过退耕还林, 封山禁牧 …

[PDF][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林的土壤环境效应

白文娟, 焦菊英, 马祥华, 焦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 sbir.nwafu.edu.cn
根据延安, 安塞和吴旗退耕20 年以上人工林地, 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的调查与分析资料,
分析了人工林相对于坡耕地, 自然恢复草地, 次生林的土壤环境效应, 包括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吴旗县植被恢复为例

任洪玉, 温仲明, 杨勤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 cqvip.com
在对吴旗县自然恢复植被群落和人工植被群落调查的基础上, 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在自然恢复初期和处于演替平衡阶段的群落, 其物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马祥华,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 cqvip.com
为给黄土高原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为例,
用系统聚类和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进行划分 …

[PDF][PDF] 半干旱黄土区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群落对比研究

刘中奇, 朱清科, 秦伟, 李萍, 王晶, 邝高明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 jeesci.com
为研究半干旱黄土区高效植被恢复途径, 选取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合沟封禁流域和柴沟人工造林
流域为研究区, 在两流域内, 沿顺坡和横坡方向, 选择一系列20 m× 20 m 的样地, 各组成2 条样带 …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自然恢复及技术对策

史敏华, 李新平 - 干旱区研究, 2003 - cqvip.com
本文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恢复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 植被自然恢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
了详细论述. 通过分析认为, 无论是退耕地, 还是小流域, 植被都能依据自繁殖能力进行自然演替 …

[PDF][PDF] 半干旱黄土区退耕还林十年植被恢复变化分析: 以陕西吴起县为例

许智超, 张岩, 刘宪春, 朱清科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 jeesci.com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 政策实施已逾10 a, 了解植被恢复变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以吴起县为例, 基于实地调查及遥感等数据 …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巩杰, 陈利顶, 傅伯杰, 虎陈霞, 卫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 cqvip.com
研究了安家坡小流域荒草地, 山杏林地, 农地, 油松林地, 灌木林地, 弃耕地等地类的土壤养分特征
. 结果表明, 植被系统具有较强的养分表层富集功能;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