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HTML] AIRS 卫星温度和臭氧廓线在南极的验证分析

张雷, 丁明虎, 卞林根, 李建 - 地球物理学报, 2020 - html.rhhz.net
利用2008 年中山站, Amundesen-Scott (SouthPole) 站和Neumayer 站为期一年的温度和臭氧
探空数据, 对AIRS 第六版温度和臭氧垂直廓线产品在南极的精度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AIRS …

近33a 来北半球大气臭氧的变化趋势研究

郭世昌, 黎成超, 郭漪然, 陈艳, 张秀年, 黎海凤… -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 cqvip.com
利用ECMWF 的再分析资料, 研究近33a 来北半球臭氧的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1) 1979-2011
年北半球4 个关键区(北极, 东亚, 北美和西欧) 的臭氧总量呈减少趋势, 但减少的趋势已经减缓;(2 …

Validation of AIRS temperature and ozone profiles over Antarctica

Z Lei, D MingHu, B LinGen, L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20 - dzkx.org
Using the temperature and ozone sounding data from Zhongshan Station, Amundesen-Scott
Station (SouthPole) and Neumayer Station in 2008 for one year, the accuracy of the sixth …

FY-3A 气象卫星臭氧总量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及其在台风Tembin (2012) 和Isaac (2012) 中的应用

刘寅 - 大气科学, 2014 - cqvip.com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A 星(FY-3A) 上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tal Ozone
Unit, TOU) 每天可以提供一次覆盖全球的臭氧总量观测. 为了在数值预报中应用TOU …

北极臭氧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极涡的关系

张艳, 王维和, 张兴赢 - 遥感学报, 2013 - cqvip.com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 和国际同类卫星的臭氧总量数据对1979 年-
2011 年北半球春季臭氧特征进行了分析, 发现北极臭氧年际变化显著, 它与平流层温度变化一致 …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冬季大气臭氧与极涡强度关系

黎成超, 郭世昌, 易琦, 黎海凤 - 高原气象, 2016 - cqvip.com
为全面了解冬季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臭氧与同期北极极涡强度变化的相关关系, 利用197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 选取了4 个关键区(北极, 东亚, 北美和西欧) …

臭氧与臭氧洞

陆龙骅 - 自然杂志, 2012 - nature.shu.edu.cn
2011 年空前的北极臭氧损耗, 引发了人们对臭氧和臭氧洞的新关注. 本文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
由来及变化; 讨论了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 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