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

鲍林林, 陈永娟, 王晓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 cqvip.com
采用T-RFLP, RT-qPCR 和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以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 为分子标记,
研究了北运河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 和氨氧化细菌(AOB) 的群落多样性, 丰度 …

[PDF][PDF] 微生物-生物促生剂协同修复河道底泥——促生剂投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孙井梅, 刘晓朵, 汤茵琪, 李檬, 邹亚男 -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 zghjkx.com.cn
采用5 个110L 的模拟河道反应器, 在投加菌剂的基础上(底泥稳定后向底泥和水中分别注射浓度
为0.09% 和0.03% 的菌剂), 生物促生剂投量分别设计为0.08, 0.09, 0.10 和0.11 g/L …

[HTML][HTML] 我国北方四类土壤中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及对氨氧化的贡献

苏瑜, 王为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 html.rhhz.net
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 与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 是目前已知的两类好氧氨氧化微生物, 广泛分布于各类生态系统中. 采用双氰胺 …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作用及PCR-DGGE 技术的应用

朱砺之, 黄娟, 傅大放, 李稹, 沈恬宇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 - cqvip.com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 可通过植物, 微生物, 基质三者的协同作用实现
污染物的去除. 而微生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污染物去除的积极分解者 …

岸边带湿地对富营养化河流的净化作用研究

王朝旭, 祝贵兵, 王雨, 叶磊, 王为东, 尹澄清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 cqvip.com
对北运河上游污染严重流域实地调查发现, 水中TN, TP 和NH4+-N 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2, 10
和7, 以NH4+-N 污染为主要特征. 对北运河流域沙河水库附近一处典型岸边带湿地进行深入研究 …

[PDF][PDF] 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研究进展

陶敏, 贺锋, 王敏, 吴振斌 - 工业水处理, 2014 - gtjia.com
脱氮效率不高一直是困扰人工湿地应用的问题之一, 如何强化人工湿地脱氮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
热点. 人工湿地对于氮的去除作用主要有氮的挥发, 水生植物的吸收, 基质的吸附 …

高含氮稻田深层土壤的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共存及对氮循环的影响

王雨, 祝贵兵, 王朝旭, 范改娜, 冯晓娟, 王衫允… - 生态学报, 2011 - cqvip.com
随着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和氨氧化古菌的发现, 自然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被重新
认识, 但是目前尚无在陆地深层的相关报道. 结合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了稻田深层 …

[PDF][PDF] 投加生物促生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及氮磷的影响

刘晓伟, 谢丹平, 李开明, 周伟坚, 王海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 zghjkx.com.cn
投加生物促生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及氮磷的影响 Page 1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S1):87~92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投加生物促生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及氮磷的影响 刘晓伟1,2,3* ,谢丹平 …

中国湿地资源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 周年

刘红玉, 林振山, 蔡春晓 - 资源科学, 2013 - cqvip.com
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之一. 保护湿地资源, 维持湿地基本生态过程,
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湿地资源研究角度 …

应用分子生物学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及功效

叶磊, 祝贵兵, 伦中财, 王朝旭, 王衫允, 冯晓娟…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 cqvip.com
厌氧氨氧化是一个新发现的氮循环途径, 与反硝化作用都产生氮气, 但准确衡量厌氧氨氧化活性
及功效的相关方法还是个难题. 本研究联合应用分子生物学与同位素示踪技术 …